1,土家族居住的是吊脚楼吗

是的。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 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 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诗情画意之意境。
是的
是滴= =

土家族居住的是吊脚楼吗

2,谁是古装前十大美女

范冰冰赵雅芝潘迎紫许晴傅艺伟贾靖雯刘晓庆陈红林芳兵何晴刘涛
中国古装10大美女 林黛玉(陈晓旭)《红楼梦》 太平公主(陈红)《大名宫词》 第二梦(蒋勤勤)电视版《风云》 小青(张曼玉)《青蛇》 小卓(王祖贤)《倩女幽魂3》 小龙女(范文芳)新视《神雕侠侣》 妲己(温碧霞)无线《封神榜》 孤月大师(张柏芝)《蜀山传》 白素贞(赵雅芝)《新白娘子传奇》 黄蓉(翁美玲)《射雕英雄传》
我只喜欢贾静雯蒋勤勤,秦岚,黄圣依也还行吧最不喜欢刘亦菲
个人觉得很漂亮的几个: 林依晨(天外飞仙,真的是很漂亮,很俏皮可爱) 安以轩(仙剑,里面就喜欢她,古装更有灵气的感觉) 刘亦菲(仙剑里的比较漂亮,其余也还不错,觉得她很适合古装扮相) 刘涛(古装有种英气,尤其与同剧里的女演员比起来的话) 孙俪(好象没看过她的古装,但应该很不错) 文颂娴(她的几个古装的剧感觉都比较漂亮) 叶璇(觉得她很适合那种女扮男装的古装戏,男装扮相非常帅气) 蒋勤勤(现在的可能没那么漂亮了,但以前演琼瑶剧时的样子的确是够漂亮) 赵雅芝(理由就不多说了吧,就是漂亮~) 以上是我觉得很漂亮的,没有第10个,其余想到的都还不错. 但没有印象再深刻的了,也许以后会有吧.^_^
舒畅贾静雯林心如范冰冰李冰冰
赵雅芝 《新白娘子传奇》足以佘诗曼 《帝女花》《金枝欲孽》《覆雨翻云》 每一个造型都很漂亮 翁美玲 《射雕英雄传》《决战玄武门》 都是记忆中的经典 周海媚 喜欢她演的周芷若 宁静 孝庄让我开始对她改观 王艳 《花姑子》里那个画出来的钟素秋真的是动人心魄啊 范冰冰 不得不承认她的古装扮相是越来越美丽了 蒋勤勤 《风云》里面那个牵动情思的梦 高圆圆 她演的周芷若也很不错,还有《烟花三月》《天下第一》赵薇 小燕子那对大眼睛还有点神最喜欢雅芝了

谁是古装前十大美女

3,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是哪部作品里的

  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迎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我家的狗产且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场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场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 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是哪部作品里的

4,柳絮是哪来的

柳絮是来源于柳树,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柳絮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种植。柳絮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cm,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cm,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扩展资料如何避免柳絮过敏:1、有风的日子尽量减少外出,尽量避开有飞絮的地方。如遇外出,应戴口罩遮住口鼻。回家后需及时清洗裸露在外的皮肤,有条件的要清洗鼻腔;进入室内要换衣物,不要把外界致敏原带回家。2、飞絮季节不建议长期开窗。可多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对包括飞絮等空气中的杂质有过滤作用。3、如果毛絮进入眼睛,一定不能用手揉,要用洁净的流水冲洗或者用消毒的棉签擦拭。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柳絮
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 柳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的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图47),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风媒花。杨和柳都有毛毛虫样的花序(柔荑花序),这种花序有雌雄之分,老熟时整个脱落,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32434.htm杨和柳都是杨柳科一家,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都有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 带着白毛,成熟时随风飞舞,叫杨花或柳絮,是风媒花。 〔参考资料〕 好多人把杨和柳混在一起,叫做杨柳。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杨和柳已经抽青发芽了。“杨柳依依”、“春风杨柳万千条”、“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 诗人们笔下的杨柳,实际上说的都是柳。但是,在植物学上,杨和柳是有严格区别的。杨和柳都是杨柳科一家,虽然,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都有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带着白毛,成熟时随风飞舞,叫杨花或柳絮,是风媒花。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杨属植物有100多种,枝硬“扬”起,故叫杨;叶片扁圆缘裂,每朵花只有一枚苞片,雄花内没有蜜腺,雄蕊众多,是“风媒花”。柳属植物有500多种,叶片细长如眉,髦θ醵?埂傲鳌保?食屏?c慷浠ㄓ卸嗝栋????担?刍?谟忻巯伲?廴锝仙伲?恰俺婷交ā薄?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它可以分为大叶杨、白杨、青杨、黑杨、胡杨等5类。银白杨长得高大雄伟,树皮灰白色,叶下面密被白色茸毛,十分威武。但是,很多古诗都把它当作悲愁萧瑟的象征:“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但是,茅盾在散文《白杨礼赞》中,热烈地歌颂了那高高的白杨树,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叶儿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是倒垂了。 杨树是地球上分布很广的一种树种,欧、亚、北美洲都有它的足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就连过去认为没有杨树的海南岛,最近也发现了不少原生响叶杨。 “沙里栽杨泥里柳”。杨、柳都易栽易活,可进行无性繁殖,随便折一枝条插进泥土里,很容易生根发芽。但长期的无性繁殖,会使杨树的生活力逐渐削弱,因此,有时得用播种育苗,进行有性繁殖。 杨树喜光、喜肥、喜水,酸碱度6~7是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京津地区适宜栽种毛自杨、加拿大白杨、214杨;华北和豫东的沙荒地带宜种小黑畅、小叶杨,东北西部干旱地区可种小青杨和小黑杨;西北和内蒙古平原地区选栽新疆杨和箭杆杨。杨树成了绿化祖国荒山造林的“先锋”。 杨树是一种难得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10年左右就能成为梁椽之材。世界各国都在大面积营造人工杨树林,来解决木材供应的不足,意大利从本世纪初就人工栽植杨树林,至今已有230万亩人工林,虽然占全国面积只有7%,却提供了全部工业用材的40%以上。 杨树木质轻松细密,是制造家具、火柴杆、胶合板、包装箱和纸浆的好材料。杨树叶含有脂肪、无机物和硝酸盐,是牲畜的好饲料。 参考资料:http://garden.ibcas.ac.cn/zhwshj/zhwshj4.htm
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 柳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的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图47),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风媒花。杨和柳都有毛毛虫样的花序(柔荑花序),这种花序有雌雄之分,老熟时整个脱落,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
柳絮是柳树开的花快败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物置
柳絮来源于柳树。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此称为柳絮。柳树是杨柳科柳属落叶大乔木,最常见的是旱柳、垂柳两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每年4~5月,柳树种子成熟,种植有柳树的地方,便到处都有柳絮随风飘舞。
①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 柳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的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不能误认为是柳花。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图47),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风媒花。杨和柳都有毛毛虫样的花序(柔荑花序),这种花序有雌雄之分,老熟时整个脱落,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32434.htm杨和柳都是杨柳科一家,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都有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 带着白毛,成熟时随风飞舞,叫杨花或柳絮,是风媒花。 〔参考资料〕 好多人把杨和柳混在一起,叫做杨柳。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杨和柳已经抽青发芽了。“杨柳依依”、“春风杨柳万千条”、“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 诗人们笔下的杨柳,实际上说的都是柳。但是,在植物学上,杨和柳是有严格区别的。杨和柳都是杨柳科一家,虽然,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都有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带着白毛,成熟时随风飞舞,叫杨花或柳絮,是风媒花。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杨属植物有100多种,枝硬“扬”起,故叫杨;叶片扁圆缘裂,每朵花只有一枚苞片,雄花内没有蜜腺,雄蕊众多,是“风媒花”。柳属植物有500多种,叶片细长如眉,髦θ醵?埂傲鳌保?食屏?C慷浠ㄓ卸嗝栋????担?刍?谟忻巯伲?廴锝仙伲?恰俺婷交ā薄?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它可以分为大叶杨、白杨、青杨、黑杨、胡杨等5类。银白杨长得高大雄伟,树皮灰白色,叶下面密被白色茸毛,十分威武。但是,很多古诗都把它当作悲愁萧瑟的象征:“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但是,茅盾在散文《白杨礼赞》中,热烈地歌颂了那高高的白杨树,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叶儿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是倒垂了。 杨树是地球上分布很广的一种树种,欧、亚、北美洲都有它的足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就连过去认为没有杨树的海南岛,最近也发现了不少原生响叶杨。 “沙里栽杨泥里柳”。杨、柳都易栽易活,可进行无性繁殖,随便折一枝条插进泥土里,很容易生根发芽。但长期的无性繁殖,会使杨树的生活力逐渐削弱,因此,有时得用播种育苗,进行有性繁殖。 杨树喜光、喜肥、喜水,酸碱度6~7是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京津地区适宜栽种毛自杨、加拿大白杨、214杨;华北和豫东的沙荒地带宜种小黑畅、小叶杨,东北西部干旱地区可种小青杨和小黑杨;西北和内蒙古平原地区选栽新疆杨和箭杆杨。杨树成了绿化祖国荒山造林的“先锋”。 杨树是一种难得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10年左右就能成为梁椽之材。世界各国都在大面积营造人工杨树林,来解决木材供应的不足,意大利从本世纪初就人工栽植杨树林,至今已有230万亩人工林,虽然占全国面积只有7%,却提供了全部工业用材的40%以上。 杨树木质轻松细密,是制造家具、火柴杆、胶合板、包装箱和纸浆的好材料。杨树叶含有脂肪、无机物和硝酸盐,是牲畜的好饲料。 ②柳絮词 [说明] 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宝玉没有写成,却兴起续完探春的半阕;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 如梦令(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注释] 1.绣绒——喻柳花。残吐——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后人不晓词意,妄改“残吐”为“才吐”(程高本),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境界不合。明代杨基《春绣绝句》:“笑嚼红绒唾碧窗”。 2.香雾——喻飞絮蒙蒙。 3.拈——用手指头拿东西。鹃鸣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说使春鸟产生妒忌。 4.莫放——庚辰本作“莫使”,与前句“空使”用字重复,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为好。从戚序本。南宋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为这几句所取意。 [鉴赏] 《柳絮词》又都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十四回写官客为秦氏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诸王孙公子”,可见所谓“才貌仙郎”也必须以爵禄门第为先决条件,不能想象如史湘云那样的公侯千金会单凭才貌选择一个地位卑贱的人作为自己的丈夫。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南柯子(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注释] 1.纤纤缕、络络丝——喻柳条。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 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 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 [鉴赏] 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而说的。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不是也同样适合吗?是的。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去休惜,来自知,所谓随缘而化,踪迹难寻;夫妻相见之期犹如牛郎织女,不是说他做了和尚又是什么?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做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2.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速”;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戚序、程高本“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从己卯、庚辰本。 3.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4.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戚序、程高本“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今从己卯、庚辰本。 5.“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6.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鉴赏] 在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它对我们研究作者写宝黛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 西江月(薛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注释] 1.汉苑——汉代皇家的园林。汉有三十六苑,长安东南的宜春苑(即曲江池)水边多植杨柳,后因柳成行列如排衙,但远不及隋堤规模,故曰“有限”。 2.隋堤——参见《广陵怀古》注。 3.明月梅花一梦——后人以为“梅花”不合飞絮季节,就改成“梨花”(程高本),殊不知这是用“梦断罗浮”的典故(参见《赋得红梅花》诗注),本取其意而不拘于时。《龙城录》记赵师雄从梅花树下一觉醒来时,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此所以用“明月”二字。又小说中说宝琴是嫁给梅翰林之子的,用“梅花”二字或有隐意。 4.落红——落花。表示春去。用“几处”,可见衰落的不止一家。 5.香雪——喻柳絮,暗示景物引起的愁恨。帘栊,说闺中人。 6.一般同——都是一样的。 7.“偏是”句——古人以折柳赠别。又柳絮漂泊不归,也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鉴赏] 如果把薛宝琴这首小令与她以前所作的《赋得红梅花》诗、她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对照起来看,就不难相信朱楼梦残、“离人恨重”正是她未来的命运。就连异乡思亲,月夜伤感,在词中也可以找到暗示。此外,从宝琴的个人萧索前景中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大家族已到了风飘残絮、落红遍地的没落境地了。“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这是宝琴的惆怅,同时也是作者的叹息。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释] 1.白玉堂——参见《护官符》注。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2.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3.“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4.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5.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6.“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7.青云 ——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鉴赏] 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象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文章TAG:怎么  小青  土家族  家族  怎么画只小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