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邮票齿孔机发明的过程

亨利.阿切尔.亚瑟(名字不一定准确)到伦敦的一家小酒店喝酒,正在他喝酒的时候,看见了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好像在找什么东西。,看样子,好像再找一把剪刀,那个人几乎翻便身上每一个兜里,可是,就是没有小刀,然后,就向阿切尔说:“请借我一把小刀,阿切尔说:“我也没带”然后,阿切尔从他的西服上拿下来了一个别针,在邮票扎上了小口,很容易就把邮票撕开了。阿切尔想了想:“如果发明了一个邮票齿孔机,让机器使所有邮票都好撕开。不是很方便。”1847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亨利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世界上第一架邮票扎孔机终于试制成功。1854年国邮局首先使用这种扎孔机,于2月份发行了第一枚齿孔邮票“红便士”,大获成功,当年即向世界各地邮局推广。这种扎孔机一直沿用到今天。

邮票齿孔机发明的过程

2,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的发明的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邮票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每枚邮票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的发明的

3,带齿轮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了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1847年10月1日,英国的亨利·阿切尔(henry archer)向英国邮政当局提出了在邮票上打制齿孔的建议,并设计制造了两台打孔机。经反复试验和改进,1853年利用阿切尔的打孔机,在红便士邮票上试凿14度和16度两种齿孔,获得成功。1854年1月28日英国正式发行了打有16度圆孔齿的红色1便士和蓝色2便士邮票,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有齿邮票。

带齿轮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4,邮票上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到1854年在英国首先出现有齿孔的邮票。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线式打孔在撕后,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圆,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面通天;梳式打孔在分撕后四角为四分之一圆,四方连的中心绝大多数为完整的圆孔,边纸有一边通天,整式,即棋盘式打孔,整版邮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后的四角皆为四分之一圆,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边不通天,我国邮票目前多为此种打孔。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光齿:打孔后圆形纸悄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光洁;毛齿:打孔后,圆形纸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毛糙;盲齿;打孔后,只打了一个圆形压痕,分撕后,无脱落的纸屑,无齿孔呈现。另外还有漏齿,因打孔疏漏造成,多见于线式打孔,属于变体。  异形齿孔:  异形齿孔是指在邮票上打的齿孔并非圆形齿孔。异形齿孔有矩形齿孔、菱形齿孔或方形齿孔、针形齿孔并用的横、直异形齿孔等。
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到1854年在英国首先出现有齿孔的邮票。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线式打孔在撕后,哗弗糕煌蕹号革铜宫扩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圆,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面通天;梳式打孔在分撕后四角为四分之一圆,四方连的中心绝大多数为完整的圆孔,边纸有一边通天,整式,即棋盘式打孔,整版邮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后的四角皆为四分之一圆,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边不通天,我国邮票目前多为此种打孔。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光齿:打孔后圆形纸悄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光洁;毛齿:打孔后,圆形纸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毛糙;盲齿;打孔后,只打了一个圆形压痕,分撕后,无脱落的纸屑,无齿孔呈现。另外还有漏齿,因打孔疏漏造成,多见于线式打孔,属于变体。 异形齿孔: 异形齿孔是指在邮票上打的齿孔并非圆形齿孔。异形齿孔有矩形齿孔、菱形齿孔或方形齿孔、针形齿孔并用的横、直异形齿孔等。
当时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邮局工作人员要用剪刀把印成一大张的邮票剪开,然后再出售给用户。直到1848年,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齿孔,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1848年的一天,阿察尔在伦敦一家小酒家喝酒,目睹一位顾客将信装入信封内,然后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大版邮票。他想裁下一张邮票,可一时找不到剪刀,便向老板来借。不料老板也没有剪刀。那位顾客从衣襟上取下别在西装领带上的一根别针,用针尖在邮票之间的连接处,扎了一连串的小孔,然后轻轻一撕,就完整地撕下了一张邮票。 阿察尔联想起车票票根上的齿孔。他想:如果能制造一台打孔机,在两张相邻邮票连接处都打上齿孔,使用起来就方便了。经过一番努力,一台装有两个滚轮切刀的打孔机被研制出来,它能打出由短切口组成的横向和纵向的齿孔。 1854年,英国正式发行了有齿邮票。此后,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开始发行。
为邮票的齿孔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

文章TAG:邮票  齿轮  怎么  发明  邮票齿轮是怎么发明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