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画要怎么画

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鼻衄内 。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   ②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③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   ④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⑥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油画要怎么画

2,求古典油画从刷底料到做画结束的详细步骤非直接画法

我也是学习古典不久 1、需自制底子。商用现成画布不能用,别的什么布都行,最好是亚麻,帆布,和棉布。丙烯底子直接用丙烯底料(不是丙烯颜料)先厚后薄的刷几遍就行,不需要胶底。最好还是先刷胶底子再刷白垩底子,最后刷油料底子做成标准油底子或半油底子。丙烯底子制作快,但色层容易油腻。用含有树脂的媒介作画可以,用纯亚麻油媒介效果就不好。底子最好是中性调子底色变于后期制作。 2、铅笔构线起稿。可略为带调子。完成后弹掉粉末,淡淡的留形。 3、直接上色。熟褐描形,略铺调子后上第一遍色,直接局部画法湿盖湿,尽量精细一步到位,特别暗部细节一次画到以后不再画了。只是后期罩染出层次就行了。暗部薄画用透明色,亮部厚用不透明色,小画一天搞定,大画一天只画计划时间内的东西。画面感觉亮灰,暗的暗不下去因为透明暗色还透着底色,局部色彩可能跳、花。毕竟是直接画,出错难免,以后这些地方可以用半透明灰色压下来让它沉稳。那里错误过大,刮掉重画。 或者等干后再来一遍。 注意完全是趁湿作业,调色油只用用日晒生亚麻仁油(快干),和松节油稀释剂。如想干的慢点就用核桃油。松解油比例大,却不能只用松节油。 4、画面干透罩染上色。根据整体基调整体罩染一个透明色,让画面暗下来,纯下来。亮部擦掉罩染色,继续用不透明色塑造提亮。同样画面小一天搞定,画面大分局部来,先罩染后不透明色塑造亮部。调色油同样是日晒油和松节油,日晒油的比例增大。目的让这一层比上一层更有弹性。 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擦掉重罩。亮部刮掉重来。也可以一遍干透再来一遍,或好几遍。根据画面来定。直到自己满意结束。 5、自然干燥六个月后除尘上光 我不太懂材料,不敢乱用树脂,成分越简单越保险。画的时候注意力也能集中在画面上,而不是油膜反应上。所以只用亚麻油做媒介,松节油做溶剂,色层间也不做衔接,润色。前面直接画没必要衔接润色。后面罩染,先罩染一个统一色调,所以就起到衔接润色作用了。不用三和油,画面一点树脂都没有,纯粹的油画。这是我的方法,仅供参考。
我正在画这个,所以把我制作的方法给你说一下,你借鉴一下,有错的,请见谅,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古典。 1:刷底,一般分油底和丙烯底,油底时间需要狠久,不建议。就说丙烯吧,黑色(或熟褐)加点白色,水,调好,用软笔刷到油画框上面。干了就可以开始画 2:把素描稿用复写纸拓印到上面,这样做可以保持画面整洁,方便后面上色 3:开始画了,用白色(可加点点物体本身的颜色)从物体的亮部开始画。越亮越白,切记,这边要跟画素描一样。有立体感,后面再画就比较好,而且要细致点 不能急躁哦 画n遍之后,看着有效果了,就开始第二个阶段 4:慢慢上颜色,建议开始临摹一些好的古典油画作品,达到跟原作差不多就ok了,以逅画就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 注意:画的时候笔要用软的,保持画面没有笔触,平整 就ok,祝你成功。 我的古典要画完了,是幅静物,现在效果还蛮好的。
干了再画。重复一遍又一遍。可用刷子模糊边缘,先用稀释的乳胶刷几遍,干了再刷。。砂纸刷平布面。古典油画是油底才十分。。直到不透光,颜料要薄,层层罩染。等干了之后就可以画了。用笔细致打型,用油画颜料,再上色,一般是土红色底或灰色底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求古典油画从刷底料到做画结束的详细步骤非直接画法

3,求油画技法入门画油画的详细过程和要注意的事

来针对你的问题解答: 1,这种现象俗称吸油,一种可能是你用的松节油太多,把颜料里的油也一起挥发掉了,所以显得灰。另一种可能是你不是一次完成,第一次画完没等干透就画了第二遍,第二遍画之前也没有用衔接剂。所谓干透,不是表面干就算干,因为亚麻油有这种特性,会先在外表面形成一层膜,但其实没有干,里边还是软的,呈半干,这样的色层上覆盖颜料,油分会很快被半干的底层吸收,于是表层会发污。 2,刮刀也是一种普通工具,应用面很广。它可以更好地保持颜色的纯度,会在色层上形成一个光滑平面,具有很强装饰效果,现代也有画家专用刮刀画画的,但是如果初学,会比较难控制,因为这种技法偶然性太强,控制好了是趣味,控制不好是灾难。可以用笔和刀结合,如果想用就尽你一切努力去尝试,别怕失败,要积累一定量的经验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3,洗笔,得用温水、香皂或洗涤灵。先用报纸把笔上残余颜料尽量擦掉,如果是软笔,就用软布擦。然后准备一小盆温水(60℃以下),把笔浸湿,再蘸一点洗涤灵,一手握笔在另一个手的手心里揉,这样才能把笔靠近根部的油和颜色洗出来,如果只用松节油洗,很快油画笔就会从根部开始变硬,最后变成一根棍。另外如果笔实在太脏,可以考虑用香皂,会更干净一些。笔洗好后要用报纸包起来,按笔头形状包紧,否则下次用之前笔毛会扎开,根本没法用。 4,你这个问题是因为水粉画多了,养成了粉画的习惯,油画颜料难干正是它的特性之一,很多画家为了让它干的慢还添加罂粟油,就是为了画上层时可以与下层颜色结合。再有油画色层的覆盖主要目的是为了透叠效果,可不是为了改错来的。如果是用色不理想要改,那最好把旧颜料先用刮刀刮掉,尽量干净了再画新的。还有油画多层画法也有干画法湿画法,有的是等底层干透了再画上层,但是一定要做衔接工作(这里就不说了)。 5,调色板表面一定要处理,如果买来是油漆好的可以直接用,如果是白茬的,要自己油漆,或用油做抛光(这种最好,但很慢,要三个月做一块)。调色板每天要清理,尽量别挤过多颜料上去,最好一天用完,用完后先用刮刀把剩余颜料刮干净,再用软抹布使劲擦一遍,否则剩颜料很快会干在板子上,形成无法清除的污渍。假如已经造成这种局面了,就建议赶紧换一块,脏调色板让人一起床就没胃口画画。 6,真要想画好,多看好的原作和多接触有经验的画家是最好的,但是国内好的原作很少,技法纯正地道的画家也不多,可谓条件艰苦,只能勉力而为之了。经验要慢慢积累,可以看点书,比较经典的是杨红太编译的《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这里边把油画的方方面面都介绍到了,原作者是德国的材料学专家,比较权威,但是也不能迷信,因为此书原作者一来是学者,二来也已经是一两个世纪以前的古人了,所以有些内容并不确,可以参考,但不必死扣,更没必要照着书本一页一页做实验。其它的技法书更是如此,很多书印刷精良,彩页丰富,很容易让人产生权威的错觉,但是如果你迷信了,肯定吃亏。国内近年来也有些研究材料的人在写书,但是参考价值更小,因为油画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没有深厚的技法传统,整个技法体系半是舶来半是自创,简单来说就是不够地道,有点山寨…… 你的作业是一周五个下午的课时量?那足够了,不知道是静物还是肖像,但看来是多次画法了,要避免吸油情况发生的话,两个办法,一种是画得尽量薄,底层用松节油调色,争取一宿干透,上边的色层尽量不要改来改去,如果是厚的地方要做干覆盖,要给它几天休息的时间再接着画。油画还有个技法传统,就是暗部薄,亮部厚,越重的颜色越透明,古典画里很明显,印象派因为把暗部都提亮了,所以有时到处都很厚,但是在你对风格和技法有系统掌握前,尽量按传统办法画,这种方法要加以发展变化很容易,印象派也是古典技法发展过来的,那些画家学画的时候也是学的传统技法。可如果一开始就走偏了,往往越走越窄。

求油画技法入门画油画的详细过程和要注意的事

4,如何画好古典油画

画布的绘制油画首先要制作画框及绷布,这一点古典油画和直接画法相同,不选择: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亚麻布,雨麻布最好,画布的经纬线要整齐匀称,不能有漏织及过大的线头..切忌选用成品画布,上面的底料成分不明,会渗油,龟裂及变色。(不过画行画是可以用的) 绷好画布以后就要开始做底,做底一般来说有两种,油底和胶底,胶底不太适合绘制古典油画,油底是最理想的,但油底制作工艺复杂,做好的底要半年以后才可绘制油画,周期较长,也不适合初学者,这里介绍一种方便可行的做底方法,油底和胶底的有点全有,而且方便。 这种底就是丙稀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绷好的画布上刷上一遍乳胶,乳胶中不要加水,(乳胶一定要正牌的)一定要刷匀,不能有厚薄,刷完后晾干,切忌日晒及暖风机!乳胶干透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整。 打磨完成后用丙稀白大量,丙稀嘿少量+水调和成浓牛奶状刷一遍,干透后再用砂纸打磨,再用此法刷两遍,第三遍打磨完成后最后再刷两遍,记住,这两遍不要用砂纸打磨。到此,丙稀底已制作完成。 底做好后放置3天,就可以绘制油画了,第一步是放样,方法有多种,如扑粉法,硫酸纸转印法,投影仪投影法等等。 当线稿干透后,可以用一份亚麻仁油+2份松节油,调和油画颜料(根据所表现对象的色调)将画面罩染一层。切勿使用单一的亚麻仁油或松节油。等色层干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在进入下一步工作之前我们先要学会制作几种媒介1、纤维素胶液 2、乳液 3玛蒂树脂或达玛树脂媒介剂。下面分别介绍... 纤维素胶液:取一份纤维素粉+25倍水搅拌后放置8-24小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邮局用的浆糊,只是比浆糊稀得多) 达玛光油:把达玛树脂研磨成粉状,倒入干燥的容器里,再倒入2倍松节油,容器口加盖封好,只需放2-3天,待达玛树脂完全融化后,把杂质过滤后即可使用。 乳液的制作:纤维素胶液一份+亚麻仁油半份+达玛光油半份充分搅拌,然后加入3份水(根据需要酌量添加) 达玛树脂媒介剂:达玛光油一份+熟核桃油或熟亚麻仁油一份搅拌,不要搅动次数过多,要象磨墨一样,(磨墨如病夫) 用白乳液调和钛白粉,用以提亮画面亮部。画法是用笔沾上这种白色涂于画面亮部,用另一支干净的笔将形体上接近明暗交界处的白色向明暗交界处方向轻轻抹去,目的是为了使亮面白色接近明暗交界处的明度与亮部其他地方有所区别,使亮部产生变化。 学习古典油画建议大家多看安格尔,鲁本斯、凡.爱克等大师的画。另外国内靳尚谊、郭润文、杨飞云等的作品也是很好的学习范例。 亮部白色干透后,用油画刀把白色全部刮一遍,然后全画面再薄薄罩染一层带透明色的媒介剂。至此,第二层罩染已完成。 在第三次着色之前,用不加透明色的纯媒介剂把整个画面薄薄地涂一次,目的是为了让将要画上的颜色与底层颜色更好地衔接,以后每上一次色之前都需要按此发重复一次 写实属绘画风格,直接画法和古典画法都是可以尝试写实风格的,没有限制的,直接画法和古典画法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不同,至于说绘画风格完全取决于各人喜好。 下面就介绍画面暗部的画法。 关于暗部的处理我简化了一些步骤,和传统的古典油画有些区别,采用厚画法,但用的不是纯色,而是根据对象需要而调和的复色,这复色明度不能太低,,而且在调色中调入了白色和其他高明度的颜料,色彩倾向以对象色彩为准,但比对象浅和粉,为的是留出余地,以便罩染。 关于画面吸油问题,确实是另画家头痛的事,吸油后画上去的色彩变灰,看不出正确的色彩,影响新旧色层的衔接,在这方面,我试用过国内生产的许多媒介,均不理想,有些甚至对画面有破坏作用,前苏联画家用的大蒜汁也不尽如人意,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种进口的成品媒介在国内售卖了,既可以涂在吸油的色层上,使其回复原有的色彩,还可让新旧色层很好地衔接,另外还可以替代玛蒂树脂媒介剂,而且快干,这种媒介剂就是“力可”英文名liquin,只是这种媒介价格高昂,一般习画者恐怕难以承受,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总比没有好。 底料最好自制,因为成品底料你不知道他的成分,比例及制作工艺。也不知道会对画作产生何种影响。油画颜料以前我用过凡高的,感觉很好,但经济上实在是承受不起,现在用英国的高更,是英国艺术院校的学生用的,感觉不错,价钱又便宜,可谓价廉物美,白颜料是日本的好,不过国内比较难买,国产颜料尽量少用,10多年后会让你后悔的,不过画行画,外出写生及外墙广告画是可以用的,国产颜料也有几种质量比较好的,比如国产温莎.牛顿的土红和土黄就不错,其他我就不用了。关于罩染技法感觉和国画中的工笔画罩染技法非常近似,只是一个用水做媒介,一个用混合树脂做媒介。 好像也蛮复杂的,不过试试吧^_^
多看、多练、多想

文章TAG:经典  油画  怎么  经典油画怎么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