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蝉的叫声用文字咋表示

是“知了”没错, 但不同种蝉的叫声不同,如:常见的黑蚱蝉叫声是连续不断的,而寒蝉则是一声一声地叫。 因此有的知了会“知了、知了、知了……”的叫,有的则会“知了……知了……知了”的叫。

蝉的叫声用文字咋表示

2,蝉的叫声是怎样的写

最普遍就是写知了知了。我记得有一个作家把蝉的叫声写为沙沙的声音。其实主要用拟声词就行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不就是“知了知了”的叫声么。
知了

蝉的叫声是怎样的写

3,蝉的叫声的写法

《绿色蝈蝈》 这是一篇生动活泼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蝈蝈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题记 写作手法——多而恰当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刻画了蝈蝈优美可爱的样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浓厚的兴趣,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蝈蝈的勇敢,蝈蝈用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这样多姿多彩的写作手法,为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思路——清晰可见 作者在第一、二段中,用蝉引出蝈蝈,第三段写了蝈蝈动听的叫声,第五~十一段从不同的视角探视了蝈蝈的生活习性,为我们揭开了蝈蝈食性的奥秘。其中,第四段永拟人的手法刻画了蝈蝈的外表特征。全文以蝈蝈的食性为线索,思绪井然有序,让人读后意犹未尽。 特殊称谓——锦上添花 作者为蝈蝈取了许多外号——“狂热的狩猎者”,“笼中的囚犯”,“蝉的屠夫”。狂热的狩猎者这个称号,既起到了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写蝈蝈的食性埋下了伏笔,并且很好的概括出了蝈蝈喜爱吃,讲究吃的特性。笼中的囚犯,写出了“我”对蝈蝈不辞辛劳的照顾。蝉的屠夫,突出了蝈蝈对蝉这种食物的喜爱,贪婪与凶恶。 《绿色蝈蝈》一文,以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以井然有序的结构,讲述了蝈蝈的平凡之处,又生动的刻画了蝈蝈的特殊之处;又用精彩的称号文章锦上添花,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参考资料: http://qzone.qq.com/blog/526737758-1209798672
“知了,知了地叫”
对比 十七年的蓄积力量和一个夏天的绽放
知了的叫声汉字怎么写?

蝉的叫声的写法

4,描写蝉的叫声的作文200字

暑天,我们家叫伏天。这时候是蝉声最旺的季节。这个季节在乡村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几乎就是蝉声的世界。风吹过来的是蝉声,阳光烤晒着的是蝉声,空气中浸染着蝉声…… 蝉声并不单调,就和鸟鸣声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叫声。一种最突出的叫呖声蝉,这种蝉喜欢扒在高大的树上,或是柳树、白杨树,或是苞桐。古人画蝉多是起“高柳鸣蝉”之意,这也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它的叫声洪亮而高亢,老远就能听到那“咿——咿——”的声音。这种蝉个大壳厚,灵敏度极高,不易被捉到。我在小学念书时,一位五年级的大同学最会捉这种婵。他把它用一个火柴盒子装着,敲一下就发出一串很响亮的叫声。尽管没有在树上叫的好听,可还是让我羡慕,惹得我很心割爱舍弃了一个新买的作业本。终于从他的手中换得了它,不想回到家中却被我家的老花猫给瞄上了。乘我不注意连哪个好看的火柴盒一同衔走了,让我伤心了好几天。 一种比它的个儿稍小一些的蝉,发一种“知了、知了”的叫声。这种蝉栖处不怎么高且有些呆,易被捉到。我在许多文章中读到过这种蝉,其大多都是针对它的自吹自擂,中国人向来不喜欢人自夸。于是在文章中写着写着,就会忍不住地要质问它:“你口口声声说知道知道(知了知了),到底又知道多少?”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棵长得不高的枣树,上面喜欢登这种婵。所以一到学校放暑假,我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扒在这棵枣树上。乘凉。捉蝉。摘青枣吃。 一种在鸣叫时尾音发“嘶”字音的,这种蝉的叫声最有意思,听它的鸣唱就仿佛是在听着一阕很有格律的响声小令。声音复踏而有节奏,且起声与收声都有所不同。但我却无法用字典中的形声字来把它的声音描绘出来。它的这种叫声恐怕只有乐器才能模仿,这也许就是许多人不愿意去描写蝉声的缘故,因为这蝉的叫声是最难以用词汇描述准确的。 还有一种在黄昏来临前只叫的蝉,我们叫它晚蝉。这种蝉的叫声是最好听的,并且乐感性比较强。发一串“嘀溜溜……”婉如一股细细孱孱的流水,又似动听的琴音。声音由低渐高,由弱渐强。若后是余音袅绕。是时已是青山相映晚霞,溪流颂唱黄昏。清风轻拂人面,牧童嬉闹归途。这晚蝉的鸣叫,仿佛一串动听的手机铃声,谁又相约黄昏? 在夏天,蝉声仿佛和燥热是同步的。不知你可否注意到,凡暑热的天气,只要那天的太阳晒烤得逾烈,蝉声就叫的逾欢。它们仿佛最喜欢这种炽烈的热似地,说来也怪,像这样火热的天气,如果突然没有了蝉声,你会觉得更加闷热。只有当蝉声在炸咧咧的叫着时,再热的天也只会让你感觉到热,而不会感觉到闷,这也许就是蝉声为什么会在气候越燥的时候叫得越欢的缘故吧——给人驱除郁闷。本身就够热的,如果再加上闷,人一定是会受不了的。所以每当这样的气候到来时,大自然就会给你安排驱除郁闷是声音——蝉鸣。 蝉声,大地上的音乐。每当它们在一棵棵高大挺拔、绿荫如盖的树上响起时,就仿佛一棵棵树在阳光下歌唱着,也仿佛阳光和风在歌唱着。 盛夏虽然暑热,但却乐声不断。
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蝉分布地域广,中国南北都有分布,主要栖息在阔叶树上,生活周期为3-5年,成虫寿命2-3个月,产卵期在每年7、8月份,越冬卵在翌年5-6月孵化,卵期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在温度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速,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8月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7-8月为成虫产卵盛期,10月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成虫多在夜间20点-22点时和早晨4点-6点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
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蝉分布地域广,中国南北都有分布,主要栖息在阔叶树上,生活周期为3-5年,成虫寿命2-3个月,产卵期在每年7、8月份,越冬卵在翌年5-6月孵化,卵期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在温度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速,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8月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7-8月为成虫产卵盛期,10月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成虫多在夜间20点-22点时和早晨4点-6点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

文章TAG:声音  怎么  叫声  文字  蝉叫的声音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