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星球上的陨石坑怎么画

立体

星球上的陨石坑怎么画

2,陨石怎么来的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产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请看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由于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的增加在50亿年时间内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两。可见其实在是微不足道! 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天空,叫做流星现象。未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在地面上,叫做陨星。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陨石怎么来的

3,陨石怎么形成的

一些流星体体积较大,在大气层中来不及全部烧为灰烬,落到地面即为陨星. 陨星因成分含量的不同而分为陨石(石质为主)陨铁(铁质为主).但是人们在习惯上都称为陨石.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珐揣粹废诔肚达莎惮极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流星有单个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几种。流星雨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进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这一点或一小块天区叫做流星雨的辐射点。辐射点是一种透视效果。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将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是唯一一个非慧星母体的流星雨,其母体是小行星 3200 Phaethon.
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陨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石体,是从宇宙空间落到某个地方的天然固体,也称“陨星”。

陨石怎么形成的

4,怎样鉴别陨石

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石陨石中的铁镍金属含量小于等于30%;石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在30%——65%之间;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大于等于95%。玻璃陨石不含金属成分。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亲你好陨石的特征一般是外部有壳熔、气印等,破损处有球粒或金属闪光点,鉴别方法一般是通过外观进行鉴定。陨石在经过大气层时,一般会由于温度较高导致陨石表面被熔掉一部分,会产生一种类似玻璃的质层。陨石一般通过外表鉴别,除壳熔外,气印也是一项鉴别的重点,气印是陨石表面的凹坑,形状不一。陨石一般通过外表进行鉴定,其中熔流线是一项鉴别的重点,熔流线是分布在陨石表面的放射性线条。比较复杂一些的鉴别方式需要用到仪器,主要是检测陨石的成分,这种鉴别更多的是在基本确认陨石真实性的情况下,给陨石分类使用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对我的服务还比较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谢谢啦亲????更多5条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提问?你好回答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提问好的回答您好,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更多10条
普通的石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 对于一块岩石标本,首先请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样品有没有黑色的熔壳? 2)样品是否是致密的固体? 3)样品是否比相同大小的普通石头重些? 4)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5)样品是否由金属组成或者在样品的破碎面,切面或者抛光表面能看到金属的斑点?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是“是”,这块样品有可能是陨石,如果大部分或者所有的问题答案是“否”,这块样品可能不是陨石。 地球上,铁的氧化物-磁铁矿和赤铁矿常常被认识是铁陨石。简单的鉴定方法:取一块白色的瓷板,用岩石在瓷板上刻画,白色瓷板上会留下典型的条痕,赤铁矿会留下红棕色的条痕,磁铁矿会留下灰黑色的条痕,而陨石不会留下条痕;而且如果能看到新鲜的岩石内部结构,铁陨石内部会是亮的银白色,而磁铁矿和赤铁矿没有这种特点,为黑色或灰黑色,如果在制作标准探针光片,在电子探针测试,磁铁矿或赤铁矿会是高价态的。而铁陨石的铁为原子态,镍含量较高,而地球上的岩石几乎不含有原子态的镍,除非是人工合成的。 以下就是简单的手标本(何为手标本?笔者认为就是指固体岩石本身,没有经过加工的样品)鉴定方法: 1、形态特征: 许多铁陨石具有似波纹状的表面,而许多石陨石的表面有更多的低的指印纹或气印,陨石样品一般呈不规则状,但具有圆的边缘,人工铁或不锈钢则具有直的边或呈90°的角。 2、熔壳: 由于陨石高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分子发生摩擦,新降落的陨石都有一层覆盖表面的黑色(或黑灰色)熔壳,石陨石的熔壳厚约1毫米,而铁陨石由于其物质致密度高,其熔壳厚度要薄得多。由于陨石穿过大气层时熔融物质的剥蚀作用而使其表面具有流纹状或流线状结构。典型代表如下图 3、密度: 岩石在密度上表现不同,因此密度是一个用来区别陨石和地球岩石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作为鉴定的决定因素,铁陨石密度非常大,可达7-8g/cm3。大部分陨石是普通球粒陨石,密度范围3.0-3.7 g/cm3,密度稍大于地球岩石,例如石灰岩(密度约为2.6 g/cm3),石英岩(2.7 g/cm3),花岗岩(2.7-2.8 g/cm3),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低密度岩石。但是一些陨石密度也很低<3.0g/cm3,这些陨石属于非常罕见类型。超基性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火成岩石类型,其密度能达3.0g/cm3,是地球上唯一密度上大于陨石的岩石,含一些金属矿石,如铁、锌和铅的氧化物和硫化物,例如,赤铁矿或磁铁矿组成的岩石常被认为是陨石,其密度为4.5-5 g/cm3,大于某些类型的石陨石。下表列出了一些陨石的密度和丰度。 4、磁性特征: 除了一些罕见类型的陨石,如无球粒陨石,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没有磁性外,大部分陨石都具有磁性,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含有金属的原因。地球上的大部分岩石没有磁性,但是一些地球岩石,如含磁铁矿和富铁矿物的一些岩石也含有磁性。可用磁铁或者铁的物体来测试是否具有磁性。
一 、眼观我们鉴定一块石头是否为陨石,首先是要用肉眼来目测。观察的主要方面是看其是否具有陨石应该有的特点,即外部的熔壳、气印、熔流线等;破损处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等;切面上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维氏相等等。此外,还要结合已知的“类陨地球岩石”来对比。二 、测磁性第一关“目测”通过后,我们可以用磁力仪或者吸铁石来进一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磁力仪检测,此处不做赘述)——用一根长约10厘米左右的细线的一端将一小块磁铁捆住,用手捏住细线的另一端,然后慢慢靠近待测物体,以检测其是否有磁性。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有些金属含量较少的石陨石因为磁性不明显而被误判。三 、做切面待“目测”、“测磁性”两关都通过后,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做出一个切面以便近一步判断待鉴物品是否为陨石。具体方法是用电砂轮或水线锯将待测物体的一角切出一个平面并抛光。从而进一步观察其内部结构,看其是否符合陨石的内部特点。 四、 电子探针检测如果待测物品完全通过以上三关后,我们可以基本上肯定其为陨石了。这时候就需要用电子探针来具体确定它所包含的化学、岩石学成分,从而确定它的陨石分类,例如H5、CO3、IIB等等。 以上四个步骤看起来简单,要想真正掌握并非易事。第一步“眼观”最为重要。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块石头都做切面,或者用电子探针检测,98%以上的待鉴物品是在目测的过程中来确定其是否有必要继续检测的。 因此,目测要求掌握陨石基本知识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长期多看陨石实物,这里强调的是上手看,仔细观察。
一:融壳陨石一般都与融壳,因为陨石中常含有铁,通常,融壳是黑色的,但有时是褐色或绿色或甚至是更清晰的颜色,它通常会有小裂缝和纹理像皮革。但有很少的陨石没有融壳!二:密度陨石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高!地球普通岩石的密度为2.5-3.0克/立方厘米,大多数陨石是由重矿物组成,密度为3-8克/立方厘米。如果你的石头比一般岩石密度高,这是个好兆头!但是并不是所有陨石的密度都高,最低密度的陨石是1.75克/立方厘米,还达不到一个普通的地球岩石的密度!很多人拿铁矿石冒充铁陨石,让他测下密度就知道了。4-6克/立方厘米是铁矿石的密度,如果你的看起来像铁陨石的石头密度落在这个范围那,那基本就是铁矿石了。铁陨石的密度是7.8克/立方厘米以上。如果密度达不到铁陨石的密度,那可能是其它陨石,但不是铁陨石。三:气印特征陨石的外在特征是拇指印——科学家们这样叫他们。就像是拇指捏上去的一样。石陨石与铁陨石的气印也不同,铁陨石就像是拇指捏在了较软的面上,石陨石像捏在较硬的,弹性较好的泥上。

文章TAG:陨石  怎么  星球  上的  陨石怎么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