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耐酸砖

众云耐酸砖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在高温焙烧下形成大量的多铝红柱石,这是一种耐酸性能很高的物质.由于耐酸砖结构紧密,吸水率小,所以在常温下也可耐任何浓度的碱性介质,但不耐温度高的熔融碱. 耐酸砖含有二氧化硅70%以上,经烧结而成,在化学工业中多应用于砌酸沟、酸井、贮酸库及载酸大的受冲击地面。 耐酸砖在化学工业中应用极广,主要的优点是耐酸,它的特点如下: 1、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酸性能强,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碱性能。 2、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平滑。 3、硬度高,耐急剧温度变化。
耐酸瓷板是以石英、长石、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氧化分解制成的耐腐蚀材料,具有耐酸碱度高,吸水率低等特点。耐酸瓷砖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化纤、造纸、制药、化肥、食品、乳业、果汁、电镀室以及塔、池、罐、槽的内衬砌筑等防腐工程,并在地下污水道和露天地面等工作地都可发挥其耐腐蚀力。来图来样均可加工订做。
耐酸雨材料是指能耐酸性物质腐蚀的材料 耐酸雨材料很多,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一般能耐外界侵蚀 金属方面 其金属活性如果比氢的活性弱,一般能耐酸腐蚀。如铜、金、银等 陶瓷方面 大部分陶瓷都能耐酸 有机方面 如果有机物表现为酸性或弱酸性,一般能耐酸 因为耐酸的物质大多了,很难一一介绍 酸性降水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和露等各种降水形式,其中最多的酸性降水是酸雨。一般雨水的pH值为6左右,呈现弱酸性。但近年来通过对降水的多年监测,有人认为pH值小于5.0为酸雨比较合适。 通常,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硫酸占60%~70%,硝酸占30%,盐酸占5%,有机酸占2%。NOx和SO2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的各种设备和汽车尾气等人为的排放。 酸雨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①酸雨使水生生态系统酸化,浮游植物和动物减少,影响鱼类繁殖、生存。当pH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pH值小于4.5时,水生生物大部分死亡;②酸雨使陆生生态系统酸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镁、钙、硅等不断流失和有毒元素溶出,抑制了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的活动,加速了土壤贫瘠化过程,影响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及产量;③酸雨腐蚀建筑材料和金属制品等各种材料,尤其对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的大理石所构建的文物古迹,如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等,由酸雨溶解下来的CaSO4部分侵入颗粒间缝隙,大部分被雨水冲走或以宜于脱落的结壳形式沉积于大理石表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④酸雨间接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如饮用由于酸雨的溶侵作用,使地下水中Al、Cu、Gd等金属元素的浓度超出正常值几十、上百倍的水,食用酸性水体中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污染的鱼类等,必然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什么是耐酸砖

2,Word文档中自选图形中如何填充纹理鱼类化石

选中图形,右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在填充,颜色的方框中间点一下,选填充效果,纹理中,选鱼类化石。也可以轩图片

Word文档中自选图形中如何填充纹理鱼类化石

3,日本动画片宠物小精灵总共有多少部共多少急分别是那几部

420
宠物小精灵AG 宠物小精灵TV版 宠物小精灵钻石珍珠
有3部: 《宠物小精灵》(TV版) 石英联盟(TV版 第1集---第82集) 橘子联盟(TV版 第83集---第118集) 城都联盟(TV版 第119集---第276集) 《宠物小精灵AG》 芳缘联盟(AG版 第1集---第131集) 位于关东地区的战斗边疆(AG版第132集---第191集) 《宠物小精灵DP》 新奥联盟(DP版 第1集---第152集---第XXX集[未完结,连载中]) 还有12部剧场版 1998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1超梦的逆袭 1999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2洛奇亚的爆诞 2000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3结晶塔的帝王 2001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4雪拉比穿越时空的遭遇 2002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5水都的守护神 2003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6七夜的许愿星 2004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7裂空的访问者 2005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8梦幻与波导的勇者 2006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9沧海的王子 2007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10迪亚路加VS帕鲁基亚VS暗啸兽 2008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11冥龙与冰空的花束-雪米 2009年:宠物小精灵剧场版12《超克的时空》麻烦采纳,谢谢!
宠物小精灵目前第三部DP还在连载,无特殊情况一般每周五更新一集 第一部 1993年版,包括石英联盟、橘子联盟、城都联盟(275集全) 第二部 AG,又名 超世代 ,包括芳缘联盟、战斗领域(191集全) 第三部 DP,又名 钻石珍珠 ,暂时只有新奥联盟(155集连载中)
石英联盟 橘子联盟 成都联盟 方圆联盟 战斗领域 新奥联盟 TV系列剧场版: 1998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1-超梦的逆袭 (ミュウツーの逆袭) 1999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2-洛奇亚的爆诞 (幻のポケモン ルギア爆诞) 2000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3-结晶塔的帝王(结晶塔の帝王) 2001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4-雪拉比穿越时空的遭遇 (セレビィ 时を超えた遭遇) 2002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5-水之都的守护神 拉帝亚斯与拉帝欧斯 (水の都の护神 ラティアスとラティオス) AG系列剧场版: 2003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6-七夜的许愿星 基拉祈(七夜の愿い星 ジラーチ) 2004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7-裂空的访问者 代欧奇希斯(裂空の访问者 デオキシス) 2005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8-梦幻与波导的勇者 鲁卡利欧(ミュウと波导の勇者 ルカリオ) 2006年:神奇宝贝剧场版09-神奇宝贝守护者与沧海的王子玛娜霏 (ポケモンレンジャーと苍海の王子 マナフィ) DP系列剧场版: 2007年:神奇宝贝剧场版10-迪亚鲁加VS帕鲁奇亚VS达库莱伊(ディアルガVSパルキアVSダークライ) 2008年:神奇宝贝剧场版11-鬼翼龙与冰空的花束 谢伊米 ギラティナと氷空の花束 シェイミ) DPT系列剧场版: 2009年:神奇宝贝剧场版12—拉斯尤斯 超克的时空(又叫:飞向超越的时空,暂定名,2009年7月18日首播)(アルセウス 超克の时空へ) 放送局目录】 01-小刚!拯救尼比道馆! 02-华蓝道馆复仇之战! 03-加油!积极向上的火箭队 04-大木研究所大决战! 05-相会千年镇&喵喵辛苦打工记!? 06-小霞!得到蓝色徽章吧! 07-迷侦探喵喵登场&小侄女露力丽是大麻烦? 08-小精灵搜查网!去寻找大木博士吧!! 09-小霞认真对决!赌上性命!? 10-雪拉比的另一个传说 11-火箭队,爱与青春的原点 12-真新镇,神奇宝贝训练家的旅程 13-宠物小精灵研究者小茂与复活的化石翼龙 14-小霞与爱心鱼,爱的战斗! 15-奈奈与喷火龙,火焰的猛烈特训! 16-穿梭天际的传说,阿弘与火焰鸟! 【特别篇目录】 1、超梦,我就在这里(超梦的逆袭的续集,主要讲述超梦被板木要挟受重伤后被小智所救) 2、雷皇传说(与小智的故事无关,是金银版的,讲述一群人拯救雷公的故事,仅有一集) 3、幻影神奇宝贝的战栗(纪念神奇宝贝十周年的特别篇,讲述了幻影超梦不断破坏被幻影梦幻克制主) 4、不可思议的迷宫救难队进取队队出门去(讲述一个人变成杰尼龟后和小火龙,菊草叶组成救援队救皮卡丘) 5、不可思议的迷宫救难队时之探险队,暗之探险队(讲述由人类变成园企鹅,和神奇宝贝小火猴,向日花怪一起去拿尖牙陆鲨的鳞片的故事) 6、不可思议的迷宫空之探险队 【ANA篇目录】: 1、皮卡丘的暑假 2、皮卡丘的探险队 3、皮卡丘与皮丘 4、皮卡丘心跳捉迷藏 5、皮卡皮卡的星空露营 6、皮卡丘的跳舞秘密基地 7、皮卡丘的夏日祭典 8、皮卡丘的鬼怪狂欢节 9、皮卡丘的顽皮岛 10、皮卡丘的探险俱乐部 11、皮卡丘的水中大冒险

日本动画片宠物小精灵总共有多少部共多少急分别是那几部

4,一条小鱼怎么画

画一条小鱼方法如下。步骤一:先用羊毫笔蘸淡墨撇出鱼身。步骤二:厾出眼睛、嘴。步骤三:用兼毫笔蘸淡墨勾出鱼腹,厾出尾鳍。步骤四:最后用稍淡的墨色勾出鳍部结构。鱼类(学名:Piscium),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的统称,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脊椎动物5大类中,鱼类是最低等的,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也最早。我们对现生鱼类都较熟悉,但对地质史上的早期鱼类,以及它们如何进化为现生鱼类,就比较生疏了。让我们顺着时间的长河,向前追溯。现知最早的鱼类化石,发现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但只是一些零散的鳞片,未能给我们一个有关鱼类身态的轮廓。到距今4亿年至3亿5千万年前的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时,才有大量鱼化石被发现。这些鱼化石,有的在构造特征上彼此已很不一样,说明当时已有多类鱼类存在。很可能,在有化石记录之前,它们业已分道扬镳,在各自进化途径上走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路程。

5,你知道我国还有那些受到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请写下来

白鳍豚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棵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华南虎、东北虎(1级) 体大头圆,耳短尾长,四肢粗大。体长1.2-2米,尾长1米左右,体重100-200千克。通体棕黄,有横列黑色条纹;凹白色,黑纹明显;尾黑纹横列,尾尖黑色。头部黑纹较密,耳背黑色,当中具一白斑。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3-4年才性成熟,多在冬季发情交配,妊娠期 103天,每胎产1-4仔。 马来熊 (1级) 别 名:狗熊 体型较小,体长IO0厘米左右,尾长近5厘米,体重不足50千克。全身乌黑光滑,毛短绒稀;耳短圆,基部宽,不成筒状;足垫粗厚宽大,与黑熊相似,但前足指突和后足趾突基部彼此之间连有短噗。 生活在热带和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主要营树栖生活。 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绿春黄莲山一带。 大熊猫 (1级) 体型似黑熊,头圆而大,尾极短。体长多在120~180厘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60l千克。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及四肢全黑色,界线分明。 主要栖息在海拔1400—35O0米的落叶阔叶林、针阀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内。无固定巢窝,常在大树上或竹林内卧睡,平时单独活动,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听觉、视觉较差,自卫能力较弱。主要以竹类的竹笋、竹叶及嫩竹尖为食,亦喜欢野果或一些动物性食物。每年多在4—5月发情交配,也有秋季交配的,妊娠7个月,多数每胎只产1仔,由雌兽单独抚育,仔兽5~6个月才能独立生活。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十分珍贵,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的人迹罕至的高山竹林内。 紫 貂(1级) 体躯细长,四肢短位如中型家猫。体长36—45厘米,尾长11.3—14.1厘米,体重0.5~1.0千克。鼻面部尖,耳大,尾毛蓬松,四肢短,足五趾。体色棕褐色,稍掺有白色针毛,喉、胸略橙黄色。 生活在气候寒冷、针叶林丰盛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筑窝于石堆或树洞中。善于攀缘爬树,行动敏捷,夜间活动为主。以啮齿动物、鸟类、松籽、野果及蜂蜜为食。每年4—5月发情,妊娠9—10个月,每胎产仔多在2—4只之间,3岁可性成熟。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桓仁县及新疆的阿尔泰山。 猞猁 (1级) 体长90—13O厘米,尾长11—24厘米,体重18—32千克。体型似猫,四肢粗长,尾短粗,耳端着生有直立的簇毛。体背粉棕或灰棕色。背中线棕色较深,背及四肢两侧有棕褐色斑点;上唇灰白,眼周具白色边缘;耳背、耳缘、耳端簇毛均黑色;尾端黑色,爪白色。 生活在高大密林中,筑巢在大石下岩隙中,多数晨昏活动;善爬树、奔走和游泳。以兔、松鼠等小型兽类和雉鸡等大型鸟类为食。每年3-4月交配,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产仔2-4只,哺乳期2-3个月,寿命可达12-15年。 国内分布于北方各省区和青藏高原。 亚洲象 (1级) 别 名:印度象 大象 为大型哺乳类。最显著特征是有长的、能弯曲的、肉质的鼻子。体长5.5-6.4米,尾长1.2-1.米,身高2.4-3米,体重约5000千克。皮肤颜色由黑灰色至褐色,额部、耳朵及躯于颜色较深。被毛稀疏,尾端有丛毛。额平,头顶为最高点;鼻尖有一个指状突。仅雄象有露出的象牙。 生活在热带丛林、草原中。10刁0头为一个群体。主食竹笋、竹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繁殖季节不定,妊娠期600-640天,每胎产1仔,8到12岁性成熟,平均寿命50-65岁。 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省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缘地带。 梅花鹿 (1级) 体型较大,体上白色斑点小而密,且有成行的趋势。背中线从耳间到尾基部为黑色,臀斑白色。雄鹿的成角只有4叉,茸角约在7月开始骨化,茸皮脱落,成骨质角。 栖息在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林缘耕作区。有群居习性,结群状况随季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有变化,一般群体5—6只,最多的鹿群也只有20余只。以豆科、菊科、白烨、地榆等草类和灌木的皮及嫩叶等多食,3-4月有舔食含盐较重泥土的习性。在2~3岁性成熟,每胎1仔,哺乳4个多月。 国内分布于东北、西南等地区。 白唇鹿 (1级) 大型鹿。雄兽角较扁,唇、额至喉纯白色,臀斑土黄色,被毛粗硬厚密,身体暗褐色。雄鹿蹄大而宽;雌鹿较尖而窄狭。 栖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上。白天常隐于林缘小叶杜鹃或其它灌木丛中,也攀登流石滩和裸岩峭壁,善于爬山奔跑,爬山履险的能力很强。喜欢营集群生活,最小的集群仅4—6只,一般多为10—30多只,到了繁殖季节集群可多达数十,乃至一百余只。9—10月发情,孕期8个月,翌年5—6月产仔。食物以禾本科、寥科、景天科等草本为主,有嗜盐习性。 国内仅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 野牦牛 (1级) 体形似家牦牛,更粗重。颈下无肉垂,颈和躯身下以及四肢均被下垂的长毛。尾毛更长,尾端蓬松。肩峰至腰的背中线稍淡,其余全身为一致的黑色或乌褐色,无其他杂色。 栖息于海拔400O—60O0米之间的高原寒漠地带,适应性极强。食物以早熟禾、莎草、嵩草等高山寒漠或荒漠的植物为主。每年8——9月发情,孕期9—10月,一般翌年4——5月产1仔。 国内分布于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和西藏。 藏 羚 (1级) 体型中等。雄体吻鼻部肿胀而粗大,角细长而笔直,尾较短而尖。背毛浅红棕色,腹毛白色。 栖息于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地带,是高山寒漠的代表动物。夏季在开阔的山谷或草原上有水、草的地方生活;寒冬迁往避风向阳的沟谷。以各种草为食。冬季交配,妊娠期约6个月,夏季产仔。 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北等省区。 大天鹅 (1级) 别 名:白天鹅 天鹅 为大型游禽。体长1200——1500毫米。全身羽毛洁白,雌雄相同;头颈长(约占体长的一半),在水面上经常伸直。嘴黑色,基部有明显的黄斑,前伸至鼻孔之下;附跃、践、爪均为黑色。 栖息于湖泊、水库及沼泽湿地。每年3月中旬一4月中旬北迁,9月中旬南迁。属候鸟。 国内在北部和西部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份繁殖,在华中及东南沿海越冬。 疣鼻天鹅 (1级) 大型游禽,体长约1450毫米。成乌全身洁白,幼鸟头顶和忱为棕黄色或淡棕黄色;嘴赤红,前额具黑色疣突。嘴甲基部、疣状突和鼻膜为黑色;颈粗壮,常弯曲成“S”状;跗跖、趾和践为黑色。 栖息于草甸、河谷、沼泽地带。叫声嘶哑,很少鸣叫。以水生植物为食,偶吃一些软体动物或鱼。属候鸟。 国内主要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繁殖,迁徙及越冬时见于河北、山东、江苏、四川以及东北等地。 小天鹅 (1级) 别 名:啸声天鹅 白天鹅 为大型游禽,体长约 11 00毫米。成乌全身洁白,幼鸟褐灰色。颈较大天鹅略短,在水面上微曲。嘴前端黑色,基部的黄斑不伸达于鼻孔之下;跗跖、蹼、爪均黑色。 栖息在湖泊、水库和沼泽湿地中。生性较活泼,常大群一起鸣叫,叫声清脆。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蠕虫、螺类和小鱼。属候鸟。 国内见于东北、新疆、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 金 雕 (1级) 体长约860毫米。雌雄同色。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最外侧三枚外,均缀有白色,身体其余部分暗褐色。尾羽灰白,端部黑色。成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金褐。嘴黑褐色,趾黄色,爪黑色。 多栖山地,常栖息在高山岩石或大树上。营巢在高大的乔木上,每窝产卵多为2枚。卵青白色,上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纹,大小约为75* 65毫米。 国内分布于东北以及西部山区。 拟兀鹫 (1级) 别 名:白背兀鹫 体长约830毫米。头、颈灰色,有裸露区,颈基具白色绒羽组成的翎领。上体近黑色,下背白色,翅下具白色带。 栖于山地或开阔平原,以鼠类、野兔等为食,也吃动物腐尸。 国内分布于云南。 丹顶鹤 (1级) 别 名:仙鹤、紫鹤、大白布衫子 体长约1200毫米。通体大部分为白色,头顶裸露呈朱红色,似肉冠状。次级和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黑色,收羽时似象黑尾巴。雌雄成鸟相似。嘴长呈绿灰色。腔、路拓和趾为灰黑色,爪灰色。 主要栖息在有水草地或泛水沼泽等湿地环境之中。食物主要是芦苇,水草及小鱼、虾、蛙类和水生软体动物,也吃一些昆虫和谷物。 国内分布于东北、华东和华北各省。 朱 鹮 (1级) 别 名:朱鹭 体长约765毫米。全身羽毛远看为白色,近看翅和头呈粉红色,额顶和面颊裸露呈朱红色,后枕部有冠羽。虹膜淡红色;嘴长、向下弯曲,黑色,端部红色;跗跖较短,红色。 栖息在沼泽或河滩溪流附近,夜间栖于高树上,巢也筑于树上。多采食小鱼、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目前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省洋县。 扬子鳄 (1级) 体长2米左右。身体扁长,具长尾。头扁长,一对外鼻孔位于吻端上方,有活瓣;吻长,内有锥状齿;四肢短,趾(指)间具图,端部有爪。全身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背部体色黑黄色(亦呈褐色),腹部肛门以前呈灰色,尾部灰黄相间。 栖息在水塘、沼泽等淡水区域,穴居,其洞穴建在近水的地方。广食性,吃河蚌、鱼、虾、蛙、水鸟及鼠类,偶尔也袭击水边的小家畜。耐饥能力强,可连续数月不进食。在寒冷季节进行休眠。5-6月交配,7-8月产卵,每次产卵20余枚。 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局部地区。 蟒 (1级) 全长可达6-7米。肛孔两侧有爪状后肢残余。背面发棕色或黄色;背脊具有一行红棕色、镶黑边、略呈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各有一行较小的而中央色较浅的斑块。头颈部背面有一矛形斑。头部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杂有少数黑褐色斑。眶前鳞2枚,眶后鳞3或4枚;上唇鳞10-12枚;背鳞平滑无棱,中段鳞65-72行;腹鳞较窄小255-263枚,尾下鳞65-69对。 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亦可栖于水中。善攀援,夜间活动。吃各种野生的哺乳动物、鸟、巨绒、家畜、禽等。卵生,寿命达25年以上。无毒。 国内分布于云南、贵州、福建、广一东、海南、广西。 金斑喙凤蝶 体大型,绿色、具金色尾突。前翅长55毫米,翅表黑色,被有稠密、光亮的绿色鳞片及一端缘为亮黄绿色的黑色带。后翅翅表盘域区内具一大型金黄色斑,并有一些蓝黑色、桔色以及绿色带跨越该斑,尾状突起与翅表的黑色带近等长,端梢黄色;翅里斑纹与翅表一致,唯色泽略淡。雌性不明。 山地种,栖居于 IO00米以上的阔叶及针叶常绿林中。成虫活动多见于3月底与4月份。 国内分布于广东、福建。其实以上并不是全部,大家却可以查找有关资料!
金丝猴、扬子鳄、藏羚羊白鳍豚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棵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藏羚羊、朱鹮、华南虎、亚洲象、长臂猿大熊猫: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2012年11月,最古老的大熊猫化石在西班牙出土,表明大熊猫的祖先或源自欧洲。扬子鳄:又称鼍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金丝猴:灵长目,肩披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猴类。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白鳍豚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棵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包括所有种以及其亚种)  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羚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表  哺乳类   短尾猴 猕猴 藏酋猴 穿山甲 豺 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 小熊猫 石貂 黄喉貂 水獭(所有种)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大灵猫 小灵猫 草原斑猫 荒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兔狲 金猫 渔猫 麝(所有种) 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 水鹿 驼鹿 斑羚 藏原羚   鹅喉羚 鬣羚 黄羊 盘羊 岩羊 海南兔   雪兔 塔里木兔 巨松鼠 鳍足目(所有种)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   爬行类   三线闭壳龟 绿海龟 凹甲陆龟 云南闭壳龟   大壁虎 山瑞鳖 地龟 太平洋丽龟 玳瑁 棱皮龟  两栖类  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细痣疣螈   镇海疣螈 细瘰疣螈 虎纹蛙 大鲵  鸟类   角 赤颈 鹈鹕(所有种) 鲣鸟(所有种) 海鸬鹚   岩鹭 海南虎斑鳽 小苇鳽 彩鹳 白鹮   白琵鹭 黑脸琵鹭 红胸黑雁 白额雁 天鹅(所有种)   隼科(所有种) 鹰科其它鹰类 黑琴鸡 柳雷鸟 岩雷鸟   雪鸡 血雉 红腹角雉 藏马鸡 蓝马鸡   原鸡 勺鸡 白冠长尾雉 锦鸡(所有种) 灰鹤   蓑羽鹤 长脚秧鸡 姬田鸡 棕背田鸡 花田鸡   小青脚鹬 灰燕鸻 小鸥 黑浮鸥 黄嘴河燕鸥   黑腹沙鸡 绿鸠(所有种) 黑颏果鸠 皇鸠(所有种) 斑尾林鸽   鸦鹃(所有种) 鸮形目 灰喉针尾雨燕 凤头雨燕 橙胸咬鹃   黑胸蜂虎 绿喉蜂虎 犀鸟科 白腹黑啄木鸟 阔嘴鸟   鹤嘴翠鸟 鹦鹉科(所有种) 小杓鹬 白枕鹤   花尾榛鸡 黄嘴白鹭 彩鹮 白鹇 黑颈鸬鹚   八色鸫科(所有种) 黑鹮 蓝耳翠鸟 鹃鸠(所有种) 黑嘴端凤头燕鸥   铜翅水雉 沙丘鹤 黑鹇 镰翅鸡 鸳鸯   无脊椎动物  虎斑宝贝 冠螺 大珠母贝 佛耳丽蚌  伟铗叭 尖板曦箭蜓 宽纹北箭蜓 中华缺翅虫  墨脱缺翅虫 拉步甲 硕步甲 彩臂金龟(所有种)  叉犀金龟 双尾褐凤蝶 三尾褐凤蝶 中华虎凤蝶 阿波罗绢蝶

6,罗盘是怎么使用的

一、 罗盘的使用方法1.罗盘的结构(1)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2)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10度一记,连续刻至360度,o度和180度分别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别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3)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W位置为0度,以S或N为90度,每隔10度标记相应数字。 (4)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5)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6)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2.罗盘使用方法(1)测方位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2)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二、野外地质记录1 、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 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 图文并茂:图是表达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2、 野外地质记录内容 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日期和天气。 实习地区的地名。 路线: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观察点编号:可从 No.01 开始依次为 No.02 , No.03 ,…。 观察点位置:尽可能交代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边,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在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 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①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②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③岩层时代的确定;④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⑤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⑥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⑦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⑧地貌、第四系(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⑨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⑩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如果观测点为侵人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④项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⑤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⑥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一般在记录簿的右页记录,在左页绘图。 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和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三、 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1 、 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2 、 绘图步骤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 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四、 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 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 具体绘图步骤如下: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 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五、 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 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 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 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其范围。 勾画景物(或地质体)的轮廓线。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层面、断层之类。勾画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尽量符合透视原理来运笔。 在轮廓线勾画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这一步骤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 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 为了清楚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可在景物(或地质体)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符号等。 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说明。3、地质素描的种类 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地层素描。素描对象是地层,表示地层层位关系、地层特征等,如地层剖面素描图。 地质构造素描。主要对象是褶皱、断层、节理及其他构造地质现象。对它们的素描应分别注意这些地方。 褶皱素描:在素描动笔前,应首先琢磨哪一层可作为“标志层”和这个“标志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如何表达的素描技法。到素描时,对“标志层”可着重描绘,以求褶皱形态充分显示出来。 断层素描:跟褶皱一样,应先找出它的“标志层”,以此判断断层两盘的相对动向,确定断层类型。 节理素描:素描时主要应把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表现清楚,注意各组间的交角大小和各组节理的宽度大小符合实际和透视原理。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类视野颇大的素描,从地质角度考虑,主要是表现地貌特征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的关系,或表现风化、水流侵蚀、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在野外所见到的典型地质现象,小的如一块标本或一个露头上的原生沉积构造、次生的构造变形(断层和褶皱)、剥蚀风化的现象;大的如一个山头甚至许多山头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特征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如冰蚀地形、河谷阶地、火山口地貌)等,均可用地质素描图表示之。素描图就是绘画,其原理就是绘画的原理,不过,地质素描则要考虑地质的内容,反映出地质构造形态的特征。 地质素描类似于照相,但照相是纯直观的反映,而地质素描则可突出地质内容的重点,作者可以有所取舍。照相需要条件,地质素描则可随时进行。因而地质工作者应当学习地质素描的方法,作为进行地质调查的手段六、标本的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有了各种标本,就可以在室内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认识深化。因此,在野外必须注意采集标本。 根据用途,标本分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以及专门用(薄片鉴定、同位素年龄测定、光谱分析、化学分析、构造定向等)的标本等。 标本应是新鲜的而不是风化的。 常用的是地层标本和岩石标本,对于这类标本的大小、形态有所要求,一般是长方体形,其规格是3cm× 6cm×9cm。应在采石场、矿坑等人工开采地点或有利的自然露头上进行采集、加工、修饰。化石标本力求是完整的。矿石标本要求能反映矿石的特征。薄片鉴定、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项标本不求形状,但求新鲜,有适当数量即可。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编号并用油漆或其他代用品写在标本的边角上,防止被磨掉。同时在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标出标本采集位置和编号,并在标本登记簿上登记,填写标签并包装。化石标本特别要用棉花仔细包装,避免破损。七、 实测地质剖面 为了研究工作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工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需测制地质剖面图。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 、 布置剖面线 为了正确认识工作区内的地层层序,查明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组合、厚度、标志层和接触关系,往往选择岩层露头良好、层序清晰、构造简单、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段,布置线路作实测地质剖面。剖面线的方向应尽量垂直岩层走向或垂直主要构造线方向,同时,剖面线还应考虑充分利用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为了反映有关工程如大坝、厂房、隧洞、溢洪道、渠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则可沿工程轴线或横断面方向作实测地质剖面。2、 选择比例尺 选择剖面比例尺应根据规范及堪测对象的要求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层单位或岩性单位为原 则。常用的比例尺为1:500~1:5000。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如标志层)而在剖面图中又小于l mm,可适当放大表示,但应在记录中注明其实际厚度。3、 布置测点 测点沿剖面线布置,应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有变化的地方,其间距随比例尺精度要求而定。如作 1:500 的实测剖面时,测点间距应小于5m 。若地形起伏大,或地质条件复杂,测点距离要适当缩小。每一测点都要作好标记,并统一编号。4 、 剖面地形测量 剖面地形测量,通常采用半仪器法导线测量,即用地质罗盘逐段测量导线的方位和地形坡角,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地面斜距。对于大比例尺的实测剖面,则应采用经纬仪实测各点的位置和高程。5 、 地质条件观测记录 在进行剖面地形测量的同时,进行地质资料的收集。其观测记录内容包括地层层位,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岩层产状,断裂构造,风化情况,第四纪堆积层的组成及厚度,地下水露头情况及自然地质现象等,并采集必要的岩样。6、 绘制剖面图 在认真复核野外实测的地形和地质资料并确认无误后,按地质剖面图式要求,编制实测地质剖面图。绘导线平面图:根据导线方位和水平距,按比例尺将导线自基点(起点)至终点逐点绘出,并将岩层分界 八、节理的测量与统计一、节理的测量 节理的测量与描述内容见表1。表1 节理野外测量记录表 编号 岩石名称及产状要素 节理产状 节理成因(力学性质) 节理宽度、长度、及节理面的描述 节理内充填物质及胶结程度 其他 走向 倾向 倾角 为了达到统计目的,测量面积的大小视节理的密度而定。一般情况下,一组节理能测到50~60条产 状,就有较好的统计效果。二、节理玫瑰花图编制 以最常见的“走向玫瑰花图”的编制为例。首先,进行资料整理。将测点上所测的节理走向全部换算成NE和NW向,按走向方位大小,采用10°为一间隔分组,分成1°~10°,11°~20°,……,统计每组节理条数及算出平均走向。 其次,确定作图比例尺。按作图大小和最多那一组节理的条数,选取一定长度的线段作为一条节理的线条比例尺,然后以等长或稍长于按线条比例尺表示最多那一组节理条数的线段长度为半径,作一个上半圆,通过圆心画出E、W、N三个方向,并标出方位角。 再次,定点连线。从1°~10°第一组开始,从半径方向按该组节理条数线段比例找出对应走向方位角中间值之点,此点即表示该组节理平均走向和条数。待各组的点确定之后,依次将相邻组的点折线连接。当其中某一组无节理时,应将连线折回圆心,然后再从圆心往下一组的点相连(最好边找点边连线)。 最后,写上图名,标出线段比例尺。必要时画出河流流向和主要建筑物 ( 如坝轴线等 ) 方位,以便分析评价节理对水工建筑物等的影响。线、产状及其他观测点等一一标绘到相应的位置上,构成平面路线图。选择剖面方位:一般情况,选择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方向作为剖面方向,或连接基线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剖面线。 投绘剖面地形轮廓线:在导线平面图的下方,平行于剖面线作一与之等长的基线,在基线两端点树起高程标尺(若未知基点高程,可按相对高差计),并将左端定为起点,再将各导线点按累积高差投影在基线上方,连接各点即得剖面地形轮廓线。 投绘剖面中的地质内容:将导线上各岩层分界点、各种地质构造及地质现象投影到地形线上,按产状和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出地层(若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时,按真倾角表示,否则按视倾角表示)岩性和其他地质条件。
罗盘是风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们认识风水理气学问时,首先要学习以罗盘定向的基本方法。 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后经过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舆地师及海员大都称它为“罗盘”或“罗庚”,很少称为“罗经”。 说到罗盘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详细讨论的话,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为它包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本篇只从简单使用方法来谈谈。 罗盘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户的独特盘。但无论是那门那派的罗盘,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个方位。如果你有一个指南针,你可以发觉罗盘与指针相对的度数如下: 方位 卦位 二十四山 角度 壬 337.5 - 352.5 正北 坎 子 352.5 - 7.5 癸 7.5 - 22.5 丑 22.5 - 37.5 东北 艮 艮 37.5 - 52.5 寅 52.5 - 67.5 甲 67.5 - 82.5 正东 震 卯 82.5 - 97.5 乙 97.5 - 112.5 辰 112.5 - 127.5 东南 巽 巽 127.5 - 142.5 巳 142.5 - 157.5 丙 157.5 - 172.5 正南 离 午 172.5 - 187.5 丁 187.5 - 202.5 未 202.5 - 217.5 西南 坤 坤 217.5 -232.5 申 232.5 - 247.5 庚 247.5 - 262.5 正西 兑 酉 262.5 - 277.5 辛 277.5 - 292.5 戌 292.5 - 307.5 西北 乾 乾 307.5 - 322.5 亥 322.5 - 337.5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后,现在要看看罗盘的形状。 从罗盘的外形你可以看到,罗盘中央是一个圆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针)。外面是铜面黑底金字的活动转盘,称内盘或圆盘。盘上一圈圈的堆满着字,习惯上一圈叫做一层。其中有一层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盘身,称为外盘或方盘。盘身以花梨木制造的最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制盘重。 外盘有四个小孔,分别有两根鱼丝或胶线以十字形穿于四边中间的小孔内,它是用来定坐向的。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 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近。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 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二、罗盘“三盘三针”的应用 1、地盘——用于立向——在太极点上置“指南针或罗盘”测出四面八方,阳宅太极 点在宅中;阴宅太极点在坟顶中央。 2、人盘——用于消砂——看山峰、楼、树、墙、堆砌物、塔、烟囱等。 3、天盘——用于纳水——看水的来去或路的走向。如水、河、溏、池、井、厕所 (浊水)养鱼(动水)、门窗(动水)、路或平地(虚或假水)等。 三、八卦属性纳水法: 1、乾艮坤巽属木。 2、乙辛丁癸属土。 3、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属火。 4、辰戌丑未属金。 5、寅申巳亥属水。 四、八卦属性: 1、木克土为财。 2、水生木为贵。 3、木见木为旺。 4、木生火为泄。 5、金克木为杀。 使用方法: 如坤山艮向兼未丑,坐丁未向丁丑分金,升卦四爻,变成卦“雷风恒卦”查《巨门八局抽爻换象》。坐山升卦四爻、变成“雷风恒卦”查断语即可。雷风恒、震八木、巽二木。此卦断:东厨得位、二木成林、功名利。田产兴、长男长女正配和顺、子贵孙贤、兄父分恭、富贵双全、科甲连绵。注:此卦断语可参阅(三合三元罗经用法大全414页《巨门八局抽爻换象》。

文章TAG:化石  怎么  板画  什么  鱼的化石怎么板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