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刻书法印章

~~~这个问题太抽象了,如果你想自己刻要买刻刀和石料,然后找一些篆刻资料,什么阴阳的,还要小心手,我就自己刻破过手指头如果找个篆刻店就好了~告诉他你要刻什么内容,选个石料,不过篆刻店好像特别少了~手工的东西还很贵,建议没事可以自己学学自己刻,弄完了一定会特有成就感,逮哪印哪(我就这样,还挨骂了~~)

如何刻书法印章

2,如何盖书画印章

1、字画上的题字印章,印章比字大。涵盖大字体和小字体是理所当然的。2、国画应该直接印在题字下面,直接印在底角下面,而其他地方不应该印任何印章。3、国画的旗帜应刻在左右角,不得有松动的印章。右上角的铭文,左下角可以覆盖一个方形徽章,左上角的铭文,右下角可以覆盖一个方形徽章。如果你不需要在这里覆盖多余的章节,但是强迫它去覆盖它,那将会弄巧成拙。4、矩形、圆形和长方形徽章不得放置在方形转角徽章的位置。5、方形闲置徽章不应覆盖在字画上方的空白处,这是喧宾夺主。6、中国画应该是一条直线,最后一个字符在直线的末端,最后一个字符的长度在另一条直线的末端。它不应该是整齐的,也不应该是相同的印章。7、覆盖两个无法匹配的密封,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同态印刷可以匹配。8、封面两印,一大一小,不相配。相同的尺寸可以匹配。9、印章下不允许再有题字。如果海豹有一个上肘和下肘,它将失去它的自然现象。10、已经刻写印章的字画,以后钱不能再落在礼品上,这是失礼的。11、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不要标志。这是画家的基本常识,不可理解。12、工匠刻制印章,不能用于字画,必须用艺术印章刻制,石印是最好的。13、普通的印泥不适合字画,要用八宝印泥。14、封面二次印刷时,印刷、构图、刀法不同,不匹配。用同样的刀法雕刻印章。15、这幅画上不应该刻打油诗。首先,知识分子嘲笑它,其次,作品被贬为庸俗。16、不要用一个闲置的徽章盖住上一段的顶部,并按在这个人的名字上。一个是不尊重,另一个是破坏图片。17、封面转角处的邮票,不要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厘米比较适中。18、不要超过两面,一面正好。印刷和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1厘米。19、碑文下面没有邮票,但碑文必须放在碑文的左右两侧。它与题字的线条分离,成为画外的物体,除非在特殊情况下。20、字画,不能掩盖真正的大印刷,即变成巨大的印刷炸弹,摧毁了美丽的图画。21、小图片不能用大字符书写,而大图片不能用小字符书写。小空间不应该有很多铭文,而大空间不应该有很少的铭文。22、字画上的姓名印章,连盖三个以上的印章,都应盖两个印章。23、字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隆H绻忝挥惺实钡馗哺撬詈蒙俑哺撬蝗绻≌旅挥姓返纳夏詈貌灰堑锰谩?24、盖两个印泥,不要错开,如何盖方法、强度、印泥维护,一切都必须潜心研究。25、粗俗的字体不应该刻在画上,这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如何盖书画印章

3,书法刻印章的具体步骤

先练习篆书,然后反着写上去,写上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在纸上谢正字然后反映上去和直接在印面上写反字,可以用镜子照着;刻的刀法有很多种,刻阴文和可阳文也不一样,这个可以找本印谱看看,通常初学临印都是先秦古玺或者秦朱汉白。书法,刀法都得学
先要定好尺寸大小,然后制好版,可以用coreldrw软件设计印章的款式, 定稿后确定你用什么材质做.如木质,有机玻璃,水晶的,压克力板的等等,下一步就是雕刻。现在电脑雕刻很方便,你可选用激光雕刻的,出来要好一些,这方面,搞书法,做广告的人可能知道得更深些。
用笔写正字在纸上,用水反扣印在石头上,再修整,下刀刻,反复用印看效果,修改

书法刻印章的具体步骤

4,如何刻书法章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1、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2、 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3、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四 、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 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溧阳周城芦荡有一种叶腊石,就是一种刻印材料,称溧阳石的。如有机会,可找些来试试。 以下是书画作品盖章的原则: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 适中。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25.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26.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27.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28.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29.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30.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31.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32. 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33. 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34. 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於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35. 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36. 印泥用过后,即须将缸盖盖好,防尘埃侵入,有损色泽。

文章TAG:怎么刻书法印章怎么  书法  印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