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陶瓷怎么做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0}

2,手工陶瓷制作过程

陶瓷属于我们国家瓷器中的一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很成功的发明。陶瓷的烧制过程流传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我们来说说具体制作流程吧。拉坯:制陶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般1-2小时可完成。为取得上佳的效果,需取戒指等首饰,指甲不宜过长。修饰:用工具给陶艺作品勾勒纹路、雕刻镂空等。烧制:无需自己动手,专业老师为您修正细节,放置三五天晾干后专业工人进行烧制。上色:两周后,近四十种绿色环保水粉颜料和大小型号不同的毛笔,可调配出成千上万种色彩,勾勒出任意粗细线条。喷光油:无需自己动手,给作品喷涂一层光油,增加光亮程度,保护图案不被磨损。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以上这些制作流程的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现在很多博物馆或者文物中心都会把瓷器作为展览品。
http://www.jdzmc.com/jdztc/article/class12/class29/index.html 这个是景德镇陶瓷在线中瓷釉·工艺·器型栏目,文章很多,图片更多,应该会有些用处.参考资料:景德镇陶瓷在线http://www.jdztc.com

{1}

3,怎么自己 做手膜

手膜,属于广义面膜之一。凡对手部皮肤及指甲的保养护理,都属于手膜的范畴。 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手部肌肤与脸部肌肤同样重要。双手皮肤柔嫩、洁白、细腻,指甲光亮晶莹,是手美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就重视对手部的护理,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有载有“手膏”,即现代称的“手膜”。 要使女士的第二张脸也美丽动人,使手膜是十分必要的。手膜不仅可使手部皮肤光滑柔软,还有防止手部疾病包括脚生冻疮和皮肤皲裂以及脚癣、趾甲癣,以维护整体美。你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以下由天然中草药和食物配制而成的手膜。 瓜蒌手膜 瓜蒌瓤 60克 杏仁 30克 蜂蜜 10克 1 取鲜瓜蒌(含瓤中的瓜蒌仁),杏仁水浸去皮。 2 将瓜蒌、杏仁一同捣入膏状,调入蜂蜜即成。 3 用此膏涂手,搓均。早晚各一次。 功效 此膏可使手部皮肤光润,防止皮肤粗糙,冬天还能防治皲裂、粗皱。 瓜蒌瓤和杏仁都富含植物油,所以有润泽皮肤的作用。瓜蒌仁、杏仁和蜂蜜都含维生素E,有去老皮、长新皮的功效,所以能防止皮肤粗糙,皮肤润泽就不会皲裂起皱。 胰酒手膜 猪胰 1具 白酒 350毫升 1 将鲜猪胰去筋膜,洗净、晾干。 2 将白酒(普通高梁酒)加热至60度。 3 用猪胰蘸热酒涂抹手(脚)部皮肤 功效 本方油洁手去垢,润肤暖肌,促使手足皮肤皲裂愈合的功效。 猪胰相当于香皂,可清洁皮肤,涤去污垢。猪胰还含有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素,与热酒相配有润肤暖肌,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皲裂愈合的作用。 美甲手膜 米醋 30毫升 温水 300毫升 1 购买质量好、色白的食用米醋 2 将米醋与温水倒入盆中,搅均即成 3 将手(足)指(趾)甲浸泡在盆中20-30分钟,每日1次 功效 可使指(趾)甲光亮晶莹。 ※※涂指(趾)甲油之前,先用醋泡指(趾)甲在涂,会使指(趾)甲更加亮丽。 樱桃手膜 樱桃 500克 酒精 500毫升 1 摘取未熟透(八分熟)的樱桃,洗净后沥干水分 2 将沥干的樱桃浸入75%的酒精中,密封至冬季即成 3 用棉球蘸樱桃酒涂搽手足易患或已患冻疮处。 功效 防止冻疮。 樱桃性热又能活血,经酒浸泡后产生热活血力更强。用以涂搽手足皮肤,可使局部皮肤体温升高以抗严寒,活血使局部皮肤血液循环良好,就可防治冻疮。 蒜姜手膜 独头蒜 500克 老姜 500克 1 在夏季三伏天用独头蒜去粗皮,与生姜一同捣烂,并放在太阳下晒40分钟。 2 蒜姜晒后在细捣如泥,用瓷器密封备用。 3 三伏天,每伏搽冻疮好发部位2次,入冬后在搽皮肤易冻处 功效 防止手足冻伤。 独头蒜、老姜辛辣味重,散寒活血力强。冬病夏治,可防治冬天生冻疮。入冬即搽,即防且治。
最简单的方法,而且容易保持下去的!! 从超市买来一次性的塑料手套!质地比较油的护手霜(在这里给你推荐一款,生活良品的尿素配方护手霜,9元钱!) 晚上准备睡觉前,先把塑料手套的前指端减掉一小部分,为了透气(不然第二天早上,手会有酸酸的味道),然后将双手涂满护手霜,将手套带好,最后盖好被子睡一觉!转天你就会发现手细腻了好多呢!!!当然,为了廉价,一次性手套可以反复用几次!!!!

{2}

4,一般手绘陶瓷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1,【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2、【做坯】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3、【印坯1】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4、【印坯2】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5、【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6、【荡里釉】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7、【画坯】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画坯要先准备好画料,而后勾线,混水。【勾线】这是画坯用到的工具 勾线【混水】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8、【施外釉】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9、【挖底足】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10、【写底款、施底釉】11、【装釉足】釉足,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带有釉足的支烧工艺,始见于官窑烧造宫廷瓷器,使用釉足支烧的瓷器器皿足部为满釉,即美观,又光滑而不至于划伤家具的表面,然而由于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现代陶瓷工业仅用这一工艺烧造贵重的高档瓷器。12、【满窑、烧窑】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布于窑体内,称之位满窑。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并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导致烧制失败。景德镇传统青花瓷采用还原烧,我们烧制的温度达到1330°C,烧制时间为10小时左右。13、【开窑】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最后,我们还需要对烧制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至此,一件贮藏了艺人制作者思想灵魂、有着自己独特生命的艺术品呈现在我们每位喜爱者面前。
瓷器上的画有两种,贴花/纸瓷器和手绘瓷器。  瓷器贴花就是将图案做成画纸贴在陶瓷上烧制而成,而手绘为手工绘制,其贴花瓷器和手绘的瓷器区别如下:  一、用放大镜(一般眼睛也很容易分别)看画面的花纹,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纸的。  二、手绘的不存在完全一样的,我们可以拿两个一样的杯子对比下,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  三、 青花的釉下的贴花很难区别,手绘的由于着力不同,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致,贴花的则很难做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粉彩的贴花都是釉上的,很好区分。现在还有介于贴花和手绘的半手绘的,这种是贴线条然后填色或汾水,通过上面的方法亦可区分,难度大些。

文章TAG:怎么  做手  陶瓷  怎么做手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