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迷人的蚂蚁 阅读答案

1.不会太多是指:窗户没有玻璃,没有教具,没有先进的电脑 不会太少是指:乡村有蚂蚁,蝴蝶,鸟叫,甚至是风作为教具,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人们的爱 2.第一节的风是为了衬托乡村的贫穷;第八节写风则表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后者给风的形象以升华,将看不见摸不找的东西变得可感可观,有一种活泼感 3.(一)表现了乡村儿童的淳朴,他们没有见过什么先进的教具,看见蚂蚁更是吃惊,没想到蚂蚁也可以充当这么神圣的物品(二)一,表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朴实,更加可以看出这种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大家都很喜欢,也可看出年轻老师的智慧、 4.乡村是贫瘠的,在那里人们的生活是困苦的,可是在那里有大自然为伴,大自然永远不会抛弃这些纯朴善良的儿女,相反大自然给予了他们美丽的环境和博大的爱
问题: 1.文中第七段说“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请分别指出“不会太多”与“不会太少”在文中的具体内容? 答:“不会太多”指破旧的乡村小学教室、窗户没有玻璃、没有电脑。“不会太少”指如此生动的教具。 2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文题“迷人的蚂蚁”的含义? 答:“迷人的蚂蚁”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概括了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 , 把蚂蚁做教具学习加减法一事。 3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 答: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在自然中的学习比作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的快乐,无忧无虑。衬托出在自然中学习的“妙处”和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感到惊奇。 4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 答:我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个聪慧,懂得怎样有效教育孩子,怎样充分的利用身边的环境来很好的教育。

迷人的蚂蚁 阅读答案

2,哪个诗里面有鸟的名字比如画眉

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关于鸟的组诗》 伯 辰 《飞》 一部分生命看清路的险情 纷纷长出翅膀 跃向水洗奶炜? 有时 我们不能怪罪鸟的离去 这小小的身子 实在是一碰就灭 何况高空 也没有多少 风调雨顺的日子 鸟飞鸟走 在翅膀的痕迹里丢下火的啼叫 使冰冷的空气 承认身体的温度 更多的时候 鸟就是箭尖 让孤高的长空晓得肉的锐利 晓得洞穿的疼痛 鸟没有胜利 每一只鸟都是失败的英雄 小小的身子 一飞就灭 《爱》 长天作证 风云为媒 恋爱在高空开始 两只鸟 停在空中 不时碰撞的嘴唇 超出了接吻的意义 它们的幸福 是将对方火烫的身子不断叼起 让焦渴的生命 不至于在忘我的 爱情中坠毁 远离花朵 鼓荡的翅膀就是张开的花瓣 让对方在血肉的芬芳里认领幸福 林间 选定阳光充足的时辰 一只鸟揪住另一只鸟的头皮做爱 让爱在最容易晕眩的时候 懂得疼痛 懂得清醒 《哭》 冰雹过去 一群鸟坠下枝头 想起来鸟命就颤动 鸟心就啼哩 有时我们管那种声音叫鸟歌 我们坐在它的下方听它 听它从云涌的磨擦里取回的旋律 我们陶醉 甚至产生了情欲 长歌当哭的人带着鸟化的声带 可以直接坐进鸟声 耳朵和鸟声 保持高度的一致 他听懂了 优美而绝望的哀伤 那是一篇 生命的祭词 从整个鸟类的胸腔 刺出 犹如葬送 犹如一场撕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哪个诗里面有鸟的名字比如画眉

3,谁知道有关清朝诗人冯云骧的资料赶快注写菩萨蛮塞上

  冯云骧,字讷生,代州人,顺治年间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冯如京之子。 顺治八年举人,十二年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授大同府教授,迁四川学政,进福建布政使等职,历官福建督粮道。居官守正,声誉出众,文雄一时,举“博学鸿词”誉衔。蜀人祀之“文翁祠”,闽人祀之“朱子祠”。著有《讷生诗集》等。清福格《听雨丛谈》记载:“康熙己未(十八年)宏词科征士题名:冯云骧,山西代州人,乙未进士。现任刑部四川司郎中。与试未中。”清道光癸卯(二十三年,1843)五月在西大街“文武济美”坊西(县供销社西、老爷庙街口东)建有“兄弟进士”坊:为提督四川全省学正、福建布使参议、清顺治乙未科进士冯云骧及其弟康熙辛酉科江南正主考礼部给事、康熙丙辰科第二、翰林院编修冯云骕题名。 ●关于《菩萨蛮·塞上秋望》 【原文】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赏析】     (1) 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 “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而“猎骑、大将旗”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活。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   (2)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读全词,从“登台怅望”一语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下阕“飞蓬”句,“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   琉璃同学,偶然看到你的问问更新了,点进来看没有答案,就去帮你找了找,上面的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老师提问都应该没问题了吧,嘿嘿~
 冯云骧,字讷生,代州人。顺治乙未进士,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历官福建督粮道。有《飞霞楼诗》、《云中集》、《国雍》、《草沱园偶辑》、《瞻花稿》、《涉霞吟》、《青苔篇》。   时序篇   童童山上松,条条风中柳。四时一以化,贞脆随所守。人生天地间,苦无金石寿。阴阳不停驭,霜露变林薮。小人羡荣利,志士耻升斗。余生三十年,碌碌犹奔走。探海斩妖蛟,利剑不在手。侧身视风尘,哀歌对樽酒。明月写素心,孤云结良友。曾许稷契俦,羞居管晏后。进未奋功名,退非耕畎亩。一身半浮沉,百年任休咎。今古浩无涯,悠悠叹白首。   述怀   人生各有命,富贵安可求。静心服道素,泉石恣优游。冥鸿达者羡,文牺志士羞。伤彼陌上花,疾风吹未休。去为沟中泥,妍华讵可留。南山有古木,曾不畏高秋。   猗猗兰蕙香,露濯鲜华好。采为君子佩,过时恐枯槁。兰蕙何易衰,茂茂菉施草。丈夫怀远猷,乘时苦不早。意气矜豪雄,日月赠人老。身世叹悠悠,忠信以为宝。   云中行赠王广生   边风动地吹沙白,云中三月春草碧。旧内荒凉长野蒿,饥鸟哀鸣啄乱石。我来吊古倍凄然,萧条野烧望平田。崖崩黄土麒麟冢,苔没红楼玳瑁筵。纷纷驼马城南去,觱篥一声天欲暮。甲光惨淡寒霜明,大旗缥缈愁云护。况复轗轲叹郑虔,空斋寂寞冷朝烟。传经莫谩夸刘向,载酒何人过草玄。王子峨峨天下士,携来一束牛腰纸。白雪裁诗富新词,朱霞摛藻发奇理。开樽共醉碧桃花,浑忘踪迹在天涯。吹来柳絮依人袂,飞过黄鹂照影斜。当年赵女能歌舞,可怜罗绮为尘土。玉貌香消白蝶春,花魂夜湿青磷雨。白登台边古战场,荒墩老木回苍苍。雕戈埋月沉空垒,石马嘶风倚坏墙。龙堆遥望愁何极,平郊月道迢迢直。与子高歌一怆神,南山万古伤心宅。   潼关行   潼关城下月如水,潼关城上鼓声死。司马北望拜神京,臣报国恩毕于此。万群寇马踏沙黄,长戈大戟飞寒铓。弯弧旧将婴城斗,断甲材官泣战场。孙公洒血潼关道,鬼马不归嘶碧草。花袍玉剑委红泥,渭水飞鸦波浩浩。冰心巾帼何嶙峋,就义从容不顾身。雏凤玉颜同日死,千年石砌闭青春。几队蛾眉愁耿耿,飞鸟轻身坠碧井。绿鬓吹为夜雨苔,红衫化作流霞影。有子苍茫西向秦,荒园遗迹访蒿榛。昔日夹道红旗阵,今日空衙动野磷。愁云覆井寒烟古,秋风萧萧黄叶雨。玉骨曾传葬此中,鬼神长护埋香土。牵来素绠古龙惊,庄容衣佩宛如生。观者万人共叹息,方知天地鉴幽贞。重向战围泪沾臆,青山一带愁何极。元戎战骨碎刀痕,魂魄茫茫招不得。更有遗孤已二年,父老指点私相怜。破巢漫说无完卵,赵氏婴儿自瓦全。同时饮剑有乔公,呼天拊膺气何雄。腰横宝带眠颓堞,手掷头颅向晚风。眼见山飞沧海立,铜驼霜冷荆榛湿。宁武孤城再合围,余者降旗拜寇入。吁嗟乎悲哉!国家之乱谁为基,英雄数尽际艰危。翼虎已分鹑首策,赵卒长平大聚时。一门仗节古来少,日月飞光同皎皎。青枫梦断麒麟图,香闺血化鸳鸯鸟。有臣死国妇死夫,高风大义厉顽愚。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乔公迁高,字元柱,定襄人。以明经官监军道,骂贼,伏剑死。   拨闷   大漠草竿竿,羁愁望远天。风斜高鸟影,云淡落花烟。迟暮怜吾道,干戈阅岁年。南山归去好,凉雨种瓜田。   怀唐于野   唐生甘石隐,高卧大江秋。片月依莲社,孤云隐竹楼。烟花六代渺,诗卷万年愁。徙倚层楼晚,云横白鹭洲。   赠李天生   与子几年别,重来欲白头。徘徊今日饮,慷慨古人愁。雁度千山月,云横大壑秋。向禽曾有约,汗漫几时游。

谁知道有关清朝诗人冯云骧的资料赶快注写菩萨蛮塞上

4,怎么写对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其实对联要注意的就是格式,至于内容则是作者自己的创造了
从传统理论上要,要平仄,什么的。那些太复杂 我个人理解的话,首先是字数相对,然后词性相对(如动词对动词,方位词对方位词 上对下 左对右等等),句式相对,当然上下联还得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比如: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东西南北 马马虎虎 蝇营狗苟 麒麟凤凰 各有方位 前前后后 正正反反 笔墨纸砚 莺莺燕燕 雀巢鸠占 鲲鹏蝴蝶 皆不相干 这个对联对得还是比较工整的。 当然这里方位可以不必相对,而是形式的内容相对。 这个说不清楚诶 - -!建议多看看别人的写的工整的对联吧,分析分析看看 哪里写的好!
写对联说难也不难, 对联的长短(字数),没有限制,但首先要从一句一句对起,一字一字对起。作对联时,构思好了主要的感受、意思之后,就试着把上联写出,然后对以下联。上下联都要反复修改,力求按照上述"要求"来加工,做到合格、有水平。首先,字与字相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狭类相对①局部内相对。比如,人身器官相对:脚对头,肺对心,胆对肝。(同时,考虑到平仄相对)。例句:"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愿丹心报国,看赤手擎天。"又如,花木类里相对:梅对林,菊对兰,桃对杏,李对桃,桃李对柏松,柏松对竹梅……又如,飞禽类里相对:鸡对鸭,鹤对鹅,燕对雀,燕雀对鸿鹄,鸬鹚对鸳鸯……又如,走兽类里相对:龙对虎,犬对牛,豺狼对虎豹,黄犬对青牛,长鲸对狡兔……又如,天文类里相对:天对地,雨对风,星对月,星月对风云,雨云对风雪,小雨对长虹……又如,地理类里相对:山对水,石对泥,水石对泥沙,湖川对港岸,岛屿对江河……② 数字内部相对:由一至十相对,或百千万亿等相对。注意:其中的平声字只有两个,即"三"与"千",其余都是仄声字,所以大部分放在"一三五"的位置上为好。数字对的例句:"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谷暗千骑出,山鸣万乘来。""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五字句)又例:"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七字句)③颜色相对:例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清与青同音)2.广类相对例如:中对外,古对今,天对地,山对水,海对天,海对山,日对年,日对天,鹤对人,人间对天上,地狱对天堂。   例句:"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3.词性相对名词相对:前面所举的"狭类相对"或"广类相对",都是名词相对。动词相对:裁笺对写字,赏月对看花,吟诗对作画,饮酒对围棋,"衡阳雁去,巫峡猿啼。""秋帆远,古木疏。"谓语相对:对句中,上下联皆由主语谓语构成者极多。例如:"秋气改,晚凉开。""翠屏合,丹嶂开。""青山横,白水绕。""山河动,日月高。""黄鹂啭,白鹭飞。""花经眼,酒入唇。"副词相对:"蛱蝶深深见,蜻蜓款款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天边白日悠悠逝,篱畔黄花淡淡香。""寒方重,气自高。"4.正反相对用意义相反的两字来相对,有特别鲜明、针锋相对的好处。比如:大小、上下、长短、有无、浓淡、浅深、高低、远近、美丑、善恶、存亡、兴衰、黑白、甜苦、明暗、生死等等相对。例如:"无穷宇宙,有限光阴。""生为人杰,死作鬼雄。""有限年华,无边事业。""红旗映日,白雪连山。""数字对""颜色对""正反对"等,范围小,字也不多,比较容易找到相对的字眼,应该力求对好。   以上所说,不必过于拘执,要灵活运用。如果意思好,手法高,可以放宽到"广类"以外去对。多读好的律诗对句,就会知道,无须墨守成规。例如:"林疏山骨清弥瘦,天阔诗魂病亦豪。"(以"诗"对"山",以"豪"对"瘦";"披霭远峰时隐现,带霜残叶半青黄。""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题巫山神女庙》)5.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即,上下联的声调高低,错综相对。在对联和格律诗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五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五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平仄仄①五字平起式仄仄仄平平星垂平野阔 露从今夜白例联:月涌大江流 月是故乡明仄仄平平仄②五字仄起式平平仄仄平古木无人径 明月松间照例联:深山何处钟 清泉石上流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七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七字对句平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风桃李花开日 洞庭波涌连天雪例联:秋雨梧桐叶落时 长岛人歌动地诗仄仄平平平仄仄②七字对句仄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秋草独寻人去后 红雨随心翻作浪例联:寒林空见日斜时 青山着意化为桥五字句与七字句的联语,都只有上面说过的"平起式"与"仄起式",好学、好记。每一副联,是平起,还是仄起?根据上联之第二字来判断。因为一般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音节重点,自然落到第二个字上面。所以,句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或第五个字,其平仄,在音节上,就无关紧要了。即,造句时,不必严守"格式",可以从宽,或平或仄,都可以。因此,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之说。相反,"二四六"个字,就必须"分明",必须讲究。

文章TAG:怎么画黄鹂黄鹂在左边  迷人的蚂蚁  阅读答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