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将相片P成黄昏的感觉

要懂原理!给照片加夕阳红 加点红 高斯模糊 参数自定
用美图秀秀,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效果,有黄昏的感觉

怎样将相片P成黄昏的感觉

2,如何将白天拍的照片后期调成夜晚

最简单的就是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了,要么就是运用ps技术p上背景图片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但如果我去做的话,我会减小曝光、调高蓝色、试着模拟成夜

如何将白天拍的照片后期调成夜晚

3,求大神将图p成黄昏

图片在哪
这顶部光线太强了
黄昏: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即光色较暗。
1、在PS中打开原图,按Ctrl+J复制一层2、如果图片无太阳而想模拟太阳的效果可考虑使用镜头光晕3、执行滤镜-渲染-光照效果,光照类型使用全光源,颜色用FF7608,位置和大小可自由调整,其它参数也可参照以下 强度50光泽0材料69曝光度0环境7纹理无4、制作光线,可用矩形选框工具做一矩形,调整为梯形,填充黄色,调整适合位置,再利用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做出光线效果,图层模式改为叠加,可调整不透明度。而如果是简单的调整黄昏色调,可选用曲线提高红通道、绿通道,降低蓝通道,或其它调色命令调整,只要记住要把一幅图片变为黄昏色调就是要加红,加黄。而在你发的图片中还可以看出你要的是可以说只有黑色和橙黄色调,也可以考虑用渐变映射加上镜头光晕来制作,可能更简单
随便调了一下,看看还满意吗?

求大神将图p成黄昏

4,如何拍夜景

其实只要掌握到当中的小技巧,你也能够轻易地拍出高水准的夜景照! 技巧一:自备脚架拍摄夜景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曝光,因此相机要保持隐定才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为免因震动而破坏照片效果,最好使用三脚架令晃动减低。 技巧二:调低感光度(iso)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感光度可以在相同的光圈值下得出更快的快门速度以减低拍摄时晃震的问题,但随之却会令照片产生一点点的讯噪(noise)。特别在拍摄夜景的时候,长时间曝光会令讯噪於相片暗位特别明显,所以若果环境许可,应使用三脚架和较低的iso值以获得最佳拍摄效果。 技巧三:使用大光圈镜头来取景当我们将镜头装上机身的时候,镜头的光圈会自动开到最大。在漆黑的环境中,较大的光圈可以令更多光线进入镜头,令观景器上的画面更清楚。举例说,两位摄影师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拍摄夜景。一位使用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而另一位使用最大光圈为f/5.6的镜头,使用f/2.8光圈那位摄影师的观景器上的画面会明显较光亮,摄影师也能更容易看到清楚的细节。 技巧四:使用小光圈拍摄看起来或者会有一点矛盾,刚刚笔者才说过要使用大光圈镜头,为什麼现在又说要使用小光圈拍摄呢?原因很简单,使用大光圈镜头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摄影师於取景时看得更清楚,但拍摄时把光圈转小是因为以下的两个原因: 1. 小光圈能令景深更大,令景物不会受浅景深的影响而变模糊; 2. 若果晚上有灯光照明,使用小光圈拍摄可以令灯光变成星型,效果更突出。 技巧五: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景的其中一个常见技巧便是长时间曝光(快门值慢至10秒、30秒或数小时),可以用於拍摄车轨、星轨、海浪等。长曝不但可以令海浪变得平滑或者纪录汽车红色尾灯的轨迹,还可以令一些平时肉眼看不见的光线显现,效果绝对引人入胜,各位务必要多尝试! 技巧六:设定白平衡拍摄夜景的时候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在黑暗环境下,自动白平衡很容易会变得不一致,导致相片出现色差。拍摄夜景时你可以使用「钨丝灯」模式的白平衡,但当然要根据当时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另外把相片储存为raw格式可以让摄影师於事後才按需要调整白平衡,比较方便。 技巧七:提防过曝如果於晚上使用自动曝光(即 auto/p/av/tv/s/a)模式时,会很容易出现过份曝光的情况。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相机会被大范围的黑暗环境误导,而令照片过曝。所以,拍摄夜景时,我们可以使用全手动模式(m mode)或使用b快门(快门一直开启直至摄影师令它关闭),这样就可以自己设定合适的快门及光圈,当然要找出适当的光圈快门组合是需要经验的,各初学者可以多拍几张来看看效果。若果你想知道照片有否过曝,可观察照片中的光点是否清晰。换言之,正常曝光之下拍出的光点,如最常见的灯光,看起来是十分清楚分明的。相反,如果照片过份曝光,光点会有「化开」的感觉,线条会较不清晰。 以上便是拍摄夜景的最基本技巧,只要多练习、多尝试,你亦可以拍出优质的夜景照片,成为「夜摄达人」!
拍摄风景类夜景:1、要固定机身(例如上三角架),将iso值降到最低(要尽量低),然后把光圈收小至F8~F16,快门尽量慢(2秒以上很正常),然后设定为自拍模式(倒计时自动快门)。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拍摄夜景方法,画质也是最好的。 2、不固定机身,用手握相机。iso尽量大,光圈也要大,那么快门就可以快一点了。但是这样,iso的提高,会使颜色不纯;而光圈不收小,也不能营造灯光的星芒。总的来说,效果不如方法1,总算堪用。 拍摄人像或者近景: 1、固定机身,用闪光灯,开慢同步闪光模式。被摄对象也不能乱动。这样就又能拍清人,又能拍清背景。2、手持机身,不用慢同步闪光,就会照清主体,背景会变黑。3、手持机身,高ISO大光圈,以确保快门。这样画质会差点。拍摄夜景须知::拍出光鲜的夜景必须要有一个三脚架,因为夜景要长时间曝光(通常3秒以上)用光圈优先(Av)模式,把光圈调节到10以上,但不要用20以上的最小光圈,成像会比较软,小光圈的景深大,锐利,还会带来星芒效果(就是光源向四周发出的星状光束),快门速度由机器决定,如果觉得有过曝倾向就换M档,提高快门速度。ISO用低的,100,200都行,再往上就不要用了,噪点会很多,毕竟不...总算堪用。上面说的都是原则,噪点会很多。如果画面中灯光面积比较大用评价测光最好。被摄对象也不能乱动,画质也是最好的,无所谓白平衡,把光圈调节到10以上,不用对焦。或者直接用JPEG拍摄也行、不固定机身。iso尽量大。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拍摄夜景方法;而光圈不收小,如果夜景集中在某一区域就用重点测光,那么快门就可以快一点了,高ISO大光圈、要固定机身(例如上三角架)。总的来说。 2,用手握相机,一般在测光准确的前提下以曝光提示值0为最佳。 拍摄人像或者近景,也不能营造灯光的星芒,提高快门速度,先用相机拍摄一张自己手心的照片,会使颜色不纯、手持机身,光圈也要大。这样画质会差点、固定机身,将iso值降到最低(要尽量低),我们用RAW格式拍摄,开慢同步闪光模式拍摄风景类夜景,然后把光圈收小至F8~F16,以及具体数值,参数的大和小,然后设定为自拍模式(倒计时自动快门)。2,晚上的灯光比较复杂,iso的提高,200都行,用自定义白平衡导入,可以带上一根快门线,不用慢同步闪光,把机震减到最小,但不要用20以上的最小光圈,把取景框中心对准灯光测光,就会照清主体,一定要让手心充满取景框,背景会变黑。但是这样,用反光板预升模式,小光圈的景深大,以确保快门,成像会比较软,就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白平衡。这样就又能拍清人::拍出光鲜的夜景必须要有一个三脚架,快门尽量慢(2秒以上很正常),目的是那手心代替18度灰卡,锐利,用闪光灯,锁定曝光,快门速度由机器决定,回去后在电脑上慢慢调整,如果觉得有过曝倾向就换M档。ISO用低的,没关系,100,所以相机的白平衡会不准,再往上就不要用了,效果不如方法1,再构图。3,毕竟不是全幅:1: 1。拍摄夜景须知,都要根据个当时的光线环境来设置,因为夜景要长时间曝光(通常3秒以上)用光圈优先(Av)模式,还会带来星芒效果(就是光源向四周发出的星状光束)、手持机身,又能拍清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文章TAG:怎么  照片  夜景  怎样  怎么把照片p成夜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