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绘画的欣赏方法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绘画的欣赏方法

2,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多看原作~~ 了解画家的生活~~ 现在的绘画有主张给人感觉美和不美之分,看你的审美要求了。 有的绘画追求画面和谐,有的追求感官刺激,有的追求生活哲理,有的追求绘画技巧,有的追求社会意识,有的追求闲情逸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 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风格,一个绘画在当时的年代可能不被认可,但在下个世纪也许就是传世之作。 不要被有明显政治意识的美术刊物误导,多和有独立思想的美术家和评论家交流。
首先是自己的第一感觉(从总体把握如主次关系等) 其次从作品的用色、用笔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然后看作品的名字 这是作者自己画这幅作品的出发点 从中可以窥探出作者自己的想法 了解作者的个人背景所处年代也有助于艺术作品鉴赏
用心看吧,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那么就对了,它就是那个意思!
每张美术作品的表达了作者在某段时期不同的感悟,在鉴赏一个绘画家的作品的同时先了解下该人的背景,在用心去感悟,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并且通过观察其作品的线条,色彩,整体搭配,意境,来评价作品的价值。
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是需要积累的。
在看的同时去思考 去想他蕴涵的含义

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3,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有哪些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 一、首先,对绘画作品(当然也包括一切艺术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不论哪种流派、风格,不论是你第一眼喜欢或不喜欢的,在欣赏之前要首先确立自己的理解的态度。所谓理解,即设法了解作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作者想要说的内容,以及作品结构、形式的特征等,只有对这些真正理解了,和作者的作品在感情上交流了,欣赏者才可能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判断和批评。欣赏和批评切忌有先入为主的成见。 二、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 概而言之,绘画世界是一个立体的现象。从纵向上看,是绘画的演变与发展。比如西方绘画经历了古代(古希腊和罗马)、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17、18世纪和近、现代等大的历史阶段。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表现风格都不相同。我们一般把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的西方绘画称为古典绘画,即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作品很完整,其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但在整个古典绘画中,又有风格的演变。 三、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欣赏的实质不是表现的观看,而是感觉。面对画作,作品的整体面貌在瞬间便直逼眼帘。作品的艺术特征触动、撩拨、撞击、刺激着人的感官神经,形成审美的心理活动。 线条是绘画诸要素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画家从自然真实中抽取出的一种有抽象意味的语言。 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与色彩相关的是色调。特别在油画中,色调是构成主题思想与意境的重要因素。动感也是绘画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过构图和造型形成的某种感觉效果,又指涵盖其他因素形成的画面整体精神。此外,在绘画中起作用的还有笔触、质感、体量感等因素。所有这些要素在一幅幅画中组成有机整体,有时艺术家也侧重地强调某种要素。因此,培养和提高欣赏力量重要的方法是多看。 四、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欣赏绘画是一种"见仁见智"、原无定法的创造性活动。由于欣赏主体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看一幅画,获得的感受结果自然也相异,这是正常的。欣赏绘画的动机,在于人们希冀通过艺术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1.首先要多看,确立对绘画欣赏的自信心。2.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3.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4.培养艺术形式感觉。5.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很难找出严格的、科学的、立竿见影的方法。因为绘画的欣赏,造型艺术的欣赏,乃至一切艺术的欣赏,和一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感受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至于说要注意哪些问题,概括地说: 一 多看作品、看原作 到美术馆、博物馆去看 看不懂多看几遍 看什么? 西方绘画重视形式,中国绘画重视神韵。 二 要确定自己欣赏绘画的信心 三 不要有偏见,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个人喜好不一定是科学的,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要采取积极理解、努力探索的态度。 四 把握整个绘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每个时代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 面对绘画作品,实际上是面对历史、时代和艺术家思想感情的化石。 1、从纵向看 ① 西方绘画 古希腊、罗马时期: 以神话人物和现实英雄人物为主要题材,绘画风格高度典雅,和谐。 中世纪时期: 以描写《圣经》故事为主要题材,多见于教堂装饰,绘画风格严肃,人物刻画僵硬、呆板。 文艺复兴时期: 重现古希腊、罗马的光辉,绘画重又描写现实和人生,油画走向成熟。 十七十八世纪时期和近、现代: 出现更多流派性的发展。 ② 中国绘画 汉代之前:装饰性绘画(画家名不见经传) 汉代至唐代: 绘画走向繁荣,并以工笔绘画为主 五代、两宋: 绘画风格转折,花鸟、山水画逐渐独立出来,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趋势。 2、从横向看 各国的绘画面貌在时代风格的统一中存在各自的面貌。 五 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绘画欣赏是与面对作品全貌的瞬间同时进行的。 欣赏者感觉的敏锐度与含量决定了欣赏层次。 要求欣赏者具备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感受力。 包括: 线条(描绘实体、暗示气势与动向、展现生机、表现感情) 形体(△—稳定、平衡;○—和谐;□—秩序、静态) 色彩(绿色—和谐、宁静;红色—激烈、昂扬;黑色—悲哀) 绘画艺术的语言主要有线条、形体、色彩,此外还有色调、动感、笔触、体量感等。这些语言在描绘形象和表现画家的情感方面均有其特殊功效。如线条在西画中用以把握实体感觉,在中国画里则用以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形体除表现具体物象的形貌外,还表现它所暗示的情感倾向;色彩的冷暖和丰富性给人以多种联想。画家正是利用线条的韵律、形体的写实性和象征性的融合,以及“色彩关系”的变化来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我们则可以借助它们来解读作品,深入领略画作的寓意,并展开自持的想象,进入“再创造”的欣赏佳境。 六 在欣赏时要尊重自己的审美趣味,尊重自己的想象与联想 摆脱陈规与公式的拘束,敞开自己的视野; 借助自己的想象与联想; 不断深化欣赏层次; 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有哪些


文章TAG:怎么  欣赏  绘画  绘画作品  怎么欣赏绘画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