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70年代是什么输液工具

应该是吊桶,玻璃的,上面有开口,下面是胶皮管。

{0}

2,大连7080年代民间流行一种刺绣是用输液针头改造的绣花针在布上

你说的刺绣就是掇花,也有叫它俄罗斯绣的,日本可乐Clover工具里就有这种针,淘宝上很多
请你说说他的绣法,谢谢你了。

{1}

3,输液管里如何排气图

分为四个位置:一、位置一茂菲滴管上面,完全不用理会,液体会自行下来。二、位置二这里主要是茂菲滴管液体处理。液面高:可以用反折茂菲滴管底部,取下液体瓶把茂菲滴管多余液体挤回液体瓶。液面低:可以反折茂菲滴管底部,挤一下茂菲滴管,使上面液体进入茂菲滴管。三、位置三少量气体:关闭调节夹,从上至下拉直输液管,由下至上把气泡弹上去。大量气体:主要有三种方式1、关上调节器,把输液管由下至上卷在手指上,空气就会上去。2、关上调节器,把输液管由下至上卷在笔上,空气就会上去。3、关上调节器,直接由下至上推调节夹,空气就会上去。四、位置四大量气体:还是排掉吧,但是要注意,特殊药物不能随便浪费。少量气泡:没关系,现在普通的输液器都有个过滤的接头,这接头可以处理少量气泡。虽然一两个气泡进去不会有问题,但是还是要避免有气泡。扩展资料输液器操作方法:医务人员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插瓶针部分插入输液瓶(如为输液袋,除非是进气管与插瓶针一体的输液器,否则不需要打开进气装置,即插入进气针或打开进气孔)。挂输液瓶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
这很简单,不用着急。首先将已插好输液器的输液瓶挂上输液架前,将调节器完全关闭,再挂上输液瓶,然后用左手将茂菲氏管下端的塑料管折起,右手挤压茂菲氏管,让液体进入有1/2或2/3左右,左手提高输液管的末端,右手慢慢松开调节器(另注意在液体到达头皮针与输液管的接头处时,可将调节器关得慢些,样接头处就不会留有气泡),这样就能保证排气成功,且管内无任何小气泡。 在插输液器时将液体瓶正放,先插排气管,让瓶内多余的气体排出,再将瓶倒置,插入输液管,可避免从排气管溢液,同时注意插排气管与输液管时两根针头斜面不要相对,且不要靠太近,并注意观察首次进气情况,可避免此现象。
这种情况下,先折捏紧茂菲氏滴管的下端,然后挤压茂菲氏滴管至使管内液面达1/2--2/3满,再把茂菲氏滴管下段管内的气体挤出,其方法是将有气体的输液管下方卷曲于食指上挤出管内气体,最后调节好茂菲氏管内液面即可。

{2}

4,输液的速度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如下:每小时输入量(ml)= 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 输入液体总ml数 ÷ [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 输入液体总ml数 ÷(每分钟滴数×4)我国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三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 min/h)/滴系数(滴/ml)。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时,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扩展资料:输液过快的影响:通常我们正确的输液速度一般药物是在40-60滴/分钟。速度过快的话,就是说我们迅速地把液体输入到这个循环中间去,所以他的循环血量迅速的增加。增加以后,病人可能心脏负荷会重,循环负荷过重,所以病人会可能出现胸闷、咳嗽,甚至咳出来一些粉红色的泡沫样痰。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急性肺水肿,我们叫循环负荷过重的表现。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每分钟滴数 =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输液所用时间如:某患者需输入液体1500mL,计划10小时输完。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20,求每分钟滴数。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要求算出每分钟滴数,则套用公式1计算结果如下: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输液所用时间 每分钟滴数=1500×20/(10×60)=50滴/分公式二:已知输液的总量和每分钟的滴数,求输液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输液所用的时间(h)=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某患者于早上10:00开始输入液体,要求40滴/分。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20,求患者输入1000mL液体是几点。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要求算出预计输完的时间。则套用公式2计算结果如下:输液所用的时间(h)=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输液所用的时间(h)=1000×20/(40×60)≈8.3h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输液所用的时间(min)=1000×20/40=500min患者输入1000mL液体需约8.3个小时即到下午18:18才能输入完完毕。输液过快的影响:通常正确的输液速度一般药物是在40-60滴/分钟。速度过快的话,就是说我们迅速地把液体输入到这个循环中间去,所以他的循环血量迅速的增加。增加以后,病人可能心脏负荷会重,循环负荷过重,所以病人会可能出现胸闷、咳嗽,甚至咳出来一些粉红色的泡沫样痰。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急性肺水肿,我们叫循环负荷过重的表现。
500的单位是毫升,以60滴/分钟,那必须知道每滴为多少毫升,则:所需分钟数 = 500 / (60 * 每滴多少毫升)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输液的配制配液须用新鲜注射用水,原料应选用优质注射用原料。根据原料的质量,分别采用稀配法和浓配法,操作方法与注射液的相同。稀配法。原料质量较好,药液浓度不高,配液量不太大时,可采用稀配法。配成所需浓度后再调pH即可,必要时加入0.1%~0.3%的活性炭搅拌,放置约30分钟后过滤。此法一般不需加热。浓配法。药液的配制多用浓配法,方法同注射剂。大量生产时,加热溶解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污染机会,浓配法过滤时可滤除溶解度小的杂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输液
输液速度的计算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算吧:(500*15)/(60*60)=7500/3600=2.083小时
每小时输入量(ml) = 每分钟滴数 x 60(min) / 每毫升相当滴数(15d)

文章TAG:70年代  年代  怎么  输液  70年代怎么输液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