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制作海陆空三栖车模型急要啊

其实很简单,非常之简单。首先是“海”,我这里说的海,并非一般人所说的,海面上行驶,那都太平常了,咱说的海,是潜海,不但可以海面行驶,更能潜下去。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开始制作。具体方法如下: 一、购买一个仿真度较高的潜艇模型。 二、找来一个与潜艇模型大小相当的救生圈,汽车内胎也行,根据自身情况。 三、将救生圈固定在潜艇模型周围,将救生圈充气阀与潜艇相连,实现由潜艇模型控制救生圈充气与排气。 四、将潜艇模型,尾部推进器风扇和电机加大。具体方案可参照,气垫船。 五、在潜艇模型腹部,加装一个液压杆,具体方案可参照飞机起落架。 六,于潜艇尾部,加装两到四个,火箭喷射器,可用打火机充气罐改进自制,有危险请注意!可找有科研经验者代做。 七、于潜艇模型,艇身加装一个滑翔伞。以上七个步骤完成,可以说,你做的东西就可以实现海陆空,自由行驶了。 原理介绍:于潜艇模型周围加救生圈,并实现充、排气可控。为的是,排气后,救生圈会像薄薄一层塑料,紧贴潜艇模型周围,不会影响其下潜。于水底,给救生圈充气,可使其快速浮上水面。潜艇浮出水面,因为其救生圈,使其有了气垫船的功能,因其尾部加大的推进器风扇和动力电机,可使其在水面以较高的速度行驶,同样也可在陆地上行驶,不过救生圈贴地面的地方要加厚。并且要扎上数圈小孔,为的是形成与气垫船相似下部与地面之间的“气垫”,简易模型只能这样将就一下了。潜艇模型腹部加装的液压杆,与飞机起落架的作用基本一样。用于支起潜艇模型,头部仰起45——60度角,其尾部加装的火箭推进装置,点火,潜艇模型就如同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待其飞上一定高度,这是潜艇模型后背上一个圆孔打开,滑翔伞,弹出并打开,尾部推进器风扇开始工作,潜艇模型就可以在空中飞行。 耗费少,消耗低,简单易制作,所用原理知识控制在初三学生范围以内,电子控制装置可能需要高中知识。
我已确信LZ家的车能飞

如何制作海陆空三栖车模型急要啊

2,滑翔翼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的工具原料:卡纸、笔、订书机、尺子、剪刀。2、先把卡纸折成两半,注意不要把卡纸弄皱,如下图所示:3、然后用尺子画出滑翔翼的草图,如下图所示:4、接着用订书机在滑翔机的头部钉一格,如下图所示:5、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如下图所示:6、把它打开后就雏形已经出来了,如下图所示:7、接着我们用手把它的翅膀往内折一折,如下图所示:8、同样的尾部也要折一折,如下图所示:9、最后在画上一些图案即可,如下图所示:

滑翔翼制作方法

3,物理手工制作

水火箭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玩具,同时是物理教学中著名的案例之一,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而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是了解物理中力学的重要的基础。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水火箭是寓教于乐、科技含量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动脑的科普教材。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导弹的飞行与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惯性、能量守恒定律、作用与反作用)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使广大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才。(全国已多次举办比赛~~)材料准备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制作过程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2.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 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 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5.(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水火箭发射方法: 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2. 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则为90度。3. 气塞使用。气塞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压缩软胶塞体积膨胀来调节气塞的松紧程度,压缩越厉害体积膨胀越大,气塞越紧,要把气塞冲出来的气压就越大,即火箭获得的动力越大。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拆下气塞的气门芯,将气塞在原形塞进火箭的瓶口内,然后用套筒(一种专门用来拧螺丝的工具,五金店有卖)拧紧气塞的螺丝,最后安装气门芯即可加气使用。(注:拧紧程度可按需要来调节。)4. 发射稳定调控。仅讨论水平方向的发射。需要制作一个发射台,发射台要配有导航轨道,导航轨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一般长为60cm(可用三个教学用的大三角板和两根扫帚柄拼凑而成,为减少扫帚柄作导航轨道时对水火箭的摩擦,可用透明胶粘贴扫帚柄或如图例所示的模型)。无风天气时,正对目标按最佳发射角度(指发射轨道与地面的夹角)发射。刮风天气时,应视风力和风向适当调偏与发射目标的方向,保持最佳发射角度发射。5. 注意事项。发射时,确保火箭和轨道的平直一致,若偏离1~2度都会影响飞行的平稳性而呈“8”字型飞行。用气筒打气时,要尽可能平稳,打气频率不要太慢应快点。要尽可能将气塞塞紧,可通过拧紧气塞的螺丝来调节,气塞塞得越紧瓶内气压越大而火箭的动力就越大。 取第一个瓶子,称之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决定方法如下。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2-2: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0.5cm处。自1-1线上方、2-2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开。用剪刀慢慢修剪至画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时可以较为密合。 将火箭泡棉头放置於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於相接处,加以固定。 取另一个瓶子称之为B瓶,将瓶盖卸下,然后将喷嘴由保特瓶开口处旋紧。 将A、B瓶相连接。然后至於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若是,则以电工胶布加以固定。 取第三个瓶子,称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画一条线。3-3: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4-4: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自3-3线上方、4-4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剪刀)切(剪)开。 将厚纸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四个梯形。然后用剪刀沿线剪开。注:尾翼之尺寸、形状,可以做不同的变化,以测试 其对飞行有何影响。 同样以投影片至做出与厚纸板规格相同之梯形。 将制作好之投影片包覆於厚纸板梯形之外侧,可以先使用双面胶带将投影片及厚纸板接合在一起,然后使用电工胶布将其三边贴过。 用双面胶带贴於摺起部分之底部。此步骤为了将做好之四个尾翼年贴於C瓶。 四个尾翼完成图。 将四片尾翼年贴於C瓶上,需确定为十字对称,如此才能平衡。 先以电工胶布黏贴於尾翼两侧,黏贴时须注意电工胶布的长度须够长,上方需比尾翼高约一个胶带的高度,下方反折入C瓶内,以增加牢固程度。再以电工胶布缠绕於尾翼上方约两圈。 将C瓶与B瓶用电工胶布做连接。注:同样须注意保持水火箭箭身的笔直以确保飞行方向的准确。制作重点在制作过程中,喷口是最为重要的,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降落伞的线一定要粘牢,不然压力过大,可能会使线从伞身上掉落。[1]

物理手工制作

4,怎样做手抛滑翔机孩子玩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3×55×320mm桐木1片,3×15×320mm桐木1条,0.75×40×155桐木1片,快干胶,橡皮泥,笔、尺、=刀、砂纸板、工作板、蜡纸、大头钉、小木块、尖嘴钳二、制作方法1.削制机翼⑴画线。按照图纸上所示机翼的尺寸在3×55×320mm的木片上用尺分别画出中心线、二条反折线及二翼尖的轮廓线。再画出机翼前缘1/3机翼宽的翼型线。⑵削机翼的翼型。先按翼尖的轮廓削出翼尖来,再翼型线向前削翼型和后面的翼型面。机翼翼型削完后使用砂纸板打磨平整光滑,再把翼尖的四个角倒圆。⑶粘上反角。在折线处刻“V”字槽,刻时要控制槽深,既不能刻断又要刻透,及呈现透明状为宜。然后下面垫蜡纸,机翼中断固定在工作台上,V字槽中加快干胶,用一只手按住机翼中间部分,另一只手把翼尖慢慢抬起,同时在下面垫木块,使翼尖的尖端到工作台的距离是30mm,待胶干后,起出大头钉取下机翼。2.做机身按尺寸在3×15×320mm的桐木条上用笔和尺画出机身轮廓线,然后用刀削出机身,机身剖面除与机翼、尾翼的胶合面外都要用砂纸板打磨成圆角。3.尾翼的制作安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尺寸在0.75×55×155mm的桐木片上画线,画垂直尾翼时木片的木纹方向要取从上到下的。再用刀沿线切出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来,用砂纸板将粘合外露的尖角倒圆。4.模型的总装按图纸所示的位置,用快干胶把机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粘合到机身相应部位。机翼、水平尾翼在粘合时要保证于机身垂直,并且没有安装角。垂直尾翼在机身的中心线上,与水平尾翼互相垂直。5.模型的调试以模型的重心位置作支点,通过少量的橡皮泥粘在机头部位的方法,是模型的前后左右保持平衡,就可以试飞了。室外试飞的一般过程是首先要调整飞行姿态:通过增减机头橡皮泥重量的方法使轻轻推出去的模型能缓缓的滑翔到地面,而不出现头重或头轻波状飞行情况。接着加大力量和角度,根据滑翔的姿态调整重心位置。

5,宫崎峻的风之谷的主要内容

  当风之谷的风停止的时候,危难就要来了。愤怒占据了天空,人们是如此无助。   看风之谷的时候,觉得宫崎峻真是个善于寓言的人。片中从山谷到村落,从野兽到植物,所有的细节似乎都寄托着宫崎借以寓言的心思。他塑造的那个魔幻的超现实主义世界,投下的全是现实的影子。风之谷片中有很多让人难忘的东西,但我相信很多人都象我一样对那个可以驭风驾驶的小女孩最难以忘怀。娜乌西卡的形象连续十年在日本本土排在人气女主角的第一位。她是宫崎笔下最完美的女主角,她的完美在于她令人折服的坚强和奇异的灵性。我甚至觉得宫崎意图把娜乌西卡作为他本人的拷贝,因为他把自己太多的想法和心意放到了娜乌西卡的头脑中。她敏感得象打开了全身的细胞以接受外界的讯号的精灵,象一个游走在人类、野兽、植物与自然之间的媒介体。   片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娜乌西卡对于交流的不可思议的魔力。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那么脆弱而扁平,语言象是种几乎无能的工具。娜乌西卡的灵性却是完全立体的,她几乎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去交流,无论是人、是敌人、是兽、是虫还是树木。   最初是那只受惊的狐松鼠,红着眼睛竖着毛,时刻准备攻击。娜乌西卡只是坦然伸过手指让它去咬,流了血也无所谓。娜乌西卡竟用这种方式使对方平静,她总是卸下任何武装,犹如赤身裸体一样化解敌意。这是她和兽的交流,一种语言之外身体性的沟通。这让人感到神奇:这种坦然的表达,竟然那么容易被理解。   还有虫的世界。没有一个人认为人和虫是可以交流的。人与虫相互憎恨,从来没有想过能共同生存,甚至当人类误入虫的世界惊扰了荷母,就只会急躁地掏出武器准备攻击。娜乌西卡是唯一一个想到去和虫对话的人。她相信虫只是敏感的想自我保护,它们并不想挑起战争。娜乌西卡的勇气象一块魔石,让所有人都惊讶地闭上嘴。飞行器漂浮在荷母巢穴的水面上,娜乌西卡放下武器,轻盈地走到机翼尽头,昂起脸,用一种渗透人心的坦然注视着几十只宫殿般巨大的荷母。荷母伸出千万只金黄色的触角包围着娜乌西卡的身体,如此温暖,好象看到童年的阳光。娜乌西卡在这种包围中似乎退去了盔甲,退去了所有外衣,回到了小时候奔跑的草地,听到了最熟悉的儿歌。那一幕,感人至深,让人无法不相信沟通的信念能战胜一切,即使没有语言,即使远在不同的世界,即使曾是敌人,即使根本是不同的生物,沟通仍然可以那么简单和完美。这时,真觉得宫崎峻是拥有魔力的,他能使那沉默的、庞大的、令人恐惧的荷母,也拥有可以让人触摸的灵魂。当它们愤怒的时候,红色的眼睛染亮半天天空,让人感到绝望;但当它们平静而友善的时候,眼睛就象湖水一样碧蓝而清澈,透明得能映出天空中飞鸟的影子。当成群的善意的荷母象蓝色的潮水一样退去,你简直都会觉得连荷母也是那么可爱了。   娜乌西卡又象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媒介。当人类憎恶那些有毒的植物、憎恶飘扬着邪恶孢子的腐海、并绞尽脑汁去争取最后的生存地盘时,只有娜乌西卡知道这毒源自于人类,是人的污染产生的反噬的自然。她相信植物是善良而纯净的,只要有干净的土壤生存,它们就会用自己的躯体一点一点净化毒素。而所有人都认为植物是邪恶的,会产生有毒的孢子,娜乌西卡只能偷偷地把树木和花种在地下室的花园,用没被污染的地下水浇灌。她了解植物的心性,竟亲手塑造了一个极度纯净的花园,开满了绚烂夺目的花,这是她和自然自由对话的一小块圣地。而她对外界依然感到无力,四处充满愤怒与敌意,毒气在向她的家园蔓延,人们在与虫争夺着生存领地,甚至人与人之间也是无休止的侵略与征服,人类的野心竟驱使他们唤醒最具攻击力的怪兽,以自我毁灭的方式去换取梦想的财富。贪婪与自私让人们只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从不考虑他人,不考虑自然,重复着用暴力去索取,义无返顾地走向灭亡之路。   这让人觉得风之谷其实是一部忧伤的电影,娜乌西卡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承载了宫崎峻本人太多的忧虑与哀愁。片中的未来世界与现实中人类的作为不谋而合,这象是宫崎峻对人类的命运绝望的预言。娜乌西卡是唯一清醒的人,这使她极度孤独,每一次都是她一个人挺身而出去化解冲突,每一次她都奋不顾身。当人类自相残杀时,她不顾一切地去说服他人停止厮杀;当人和虫面临最后的决战,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以换取和平。“战争只能使人类灭亡,只有和平才能生存”,这个信念甚至要用她最终的性命以换取人们的理解。这让人觉得,和兽、和虫、和自然的交流都那么容易,和人的交流却那么艰难。   娜乌西卡因此而孤独,她总是在思索,总是在寻找着什么,以至于那个无足轻重的男主角评价她是个“不祥的小孩”。当他们一起随流沙坠入地下,娜乌西卡竟发现了她梦中的纯净世界。干净而透明的溪水,蓝色而安静的森天大树,金色的一尘不染的土地,可以尽情呼吸的空气。光线随着流沙一起洒向宁静的世界,男主角惊讶的发现,娜乌西卡竟久久地匐在土地上哭泣。   娜乌西卡的梦想是什么呢?就是这种让人感动得流泪的宁静吧?一切都那么和平,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长,又能相互和谐。娜乌西卡梦想的是一个平衡的世界,人类与人类间的平衡,人类与兽的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决定这一切的核心,必然是人类。可是人类却在不停地打破这种平衡,他们相互争斗,攻击虫的世界,拼命向自然索取,并放出毒素。人类又是最缺乏灵性去交流的生物,他们听不到虫的声音,听不到植物的声音,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也听不到娜乌西卡的声音。即使是那位善良的男主角,已经竭尽全力地去理解娜乌西卡,却还是对她的想法懵懵懂懂。最后,他只能凭着对娜乌西卡本能的信任,以劝说族人放弃攻击风之谷。他也许是人类的一个代表,虽然缺乏灵性去看到自己的未来,但只要努力和真诚,还能够挽救自己而走向生存。   风之谷这部电影让我真正对宫崎峻佩服不已,他对于人类、自然、战争的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电影中,简直无法阐述得更清楚了。他因此被奉为环保主义者的教父,也象位预言家一样揭示着人类的未来命运。但这个影片真的让人对现实产生巨大的怀疑,对人类的愚蠢感到极度灰心,如果不是影片最后的那一株萌芽的树苗,真会让人以为等待人类的只有绝望了。那株树苗似乎是人类对未来的选择,到底是选择继续厮杀争斗还是选择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呢?今天的人类依然继续着那些肮脏和愚蠢的行为,他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每天产生着大量有毒的垃圾、他们掠夺别人的财富、发动残酷的战争、依旧认为种族高于一切、藐视和憎恶他人、敌意充满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而核武器的产生难道不就是片中那毁灭一切的怪兽么?宫崎的电影是他用尽心血向人们发出的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再不停止愚昧而疯狂的走向毁灭的脚步,人类的命运将难以挽回。宫崎希望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对过去进行深刻的反思。人类不该盲目的高傲自大,不该以为自己是这个地球居高临下的主人。人们不能再一如既往地自私了,应该平静下来,听听别人的声音,听听别的种族别的国家的声音,听听兽和虫的声音,听听植物和自然的声音,听听地球的声音。人类应该和一切生物平起平坐,人类之间也应该绝对的平等。而交流,是人们挽救自己的唯一手段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宫崎也渴望传达出“世界大同”的信念。但在以利益驱使着世界前进的今天,“世界大同”听起来是那么遥远而可笑。这部电影最终能产生多大的意义呢?就象是John Lennon的那首imagine,曾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可歌中那和平世界今天看来依旧遥不可及,甚至是幼稚而荒谬的。看到今天的地球上依旧不间断的炮火和人们对霸权的野心,John Lennon和宫崎都会深深地叹息吧。哈姆雷特的那句“生存还是毁灭”,真是必须在今天做出选择了。到底是走向绝望还是希望,我想宫崎峻是相当忧虑的,但他最终还是在影片结尾生长出那个希望的树苗,给人类以挽救自己的可能。   象娜乌西卡那样去交流吧。微笑着去倾听他人的声音,解除掉全副武装,让自己坦诚地、赤裸地、毫无防备地去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有一天变成纯净世界。   1941年1 月5 日,宫崎骏在东京出生。他在家里的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的童年没有什么过多不同之处,唯有对待他很严 格的母亲曾经常年卧床不起。高中时,因为当时放映的《白蛇传》(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宫崎骏对动画制作产生了兴趣。1959年他进入东京学习院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然而毕业后他 却走上了一条与他的专业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东映动画公司, 他成为了一名动画制作人。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的合作伙伴高畑勋。六、七十年代的宫崎骏还没有出名,但是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潜力。或许有些人还能记起宫崎骏参与制作的《三千英里寻母记》(改编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改编自斯比丽夫人的《海蒂》),这两部作品都在国内放映过。   1982年,宫崎骏在德间书店的杂志Animage上开始连载漫画《风之谷》。1984年,宫崎骏和高畑勋合作把这部作品搬上了银幕。电影《风之谷》(风の谷のナウシカ)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巨大的工业文明毁于一旦,1000年之后,地球上充满了能致人于死地的污染和可怕的巨虫(称为“王虫”)。有一个偏僻的小国坐落于风之谷——少数几个没有污染的绿洲。小国的公主娜乌西卡勇敢而善良。她是家里唯一健康活下来的孩子,善于使用滑翔机御风而行,有点“大逆不道”的和王虫接近。为了保卫风之谷不被污染,她勇敢地面对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用充满爱的纯洁心灵发现了这世界的守护者与破坏者的真正秘密。娜乌西卡这个名字来自于《奥德赛》,她是宫崎骏塑造的代表勇敢、健康和希望的象征。   娜乌西卡成为了观众最喜欢的女性动画角色,其魅力经过10多年仍然长盛不衰。而宫崎骏也因为这部电影而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动画导演。他作品中重要的“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就是这时奠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宫崎骏用了13年才把漫画版《风之谷》画完,这部漫画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比电影版《风之谷》更深的探讨,可以说是宫崎骏本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它被称为史诗般的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

文章TAG:水上滑翔机怎么画水上  水上滑  滑翔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