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做细胞模型

细胞膜:一次性碗 细胞核:乒乓球 细胞器:纸团(有颜色的纸,用透明胶包好)——线粒体、叶绿体; 不同颜色塑料袋(剪一定面积,用透明胶粘好)——内质网、高尔 基体; 鼓气的塑料袋——液泡; 豆(大小都要)——核糖体、溶酶体; 小木棒(取成合适的长度)——中心体; 细胞壁:水果的保护包装网

怎样做细胞模型

2,怎么做细胞模型要哪些材料

用个鸡蛋啊,壳--细胞膜,蛋黄--细胞质,蛋清--细胞核. 琼脂用于做细胞质基质,细胞膜可以用弹力布或者鸡蛋壳膜,里面的细胞器可以用橡皮泥啊,细胞核可以用乒乓球之类的东西。 如果只是做模型而且不要求表现实际性质的话,全部都用橡皮泥最好了……大小颜色都很好做~ 如果要求表现出液泡的具体形象,可以用保鲜袋装一点颜料水……

怎么做细胞模型要哪些材料

3,怎么在实验室做楼层混凝土模型

你好,混凝土试验室作用一 质量控制作用 生产出混凝土后要28后才能知道其强度,而混凝土又必须百分百合格,这就需要发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作用,把不合格因素控制住,确保混凝土质量。 对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水六大组成成分组成,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起着直接和决定作用。因此实验室必须控制原材料质量,选择好材料,不合格原料不准进场,不准投入使用。 1 水泥 水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最终强度的高低,因此最好选用大点的厂家,其水泥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另外。水泥强度要到28天 才知道。实验室要根据国家标准通过大量的实验,确立水泥早期与后期的强大关系,通过早期强度推算出后期强度。尽早发现问题。避免工程事故,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等也很重要,不合格的水泥坚决不用。水泥质量得到控制,混凝土质量得以保障。 2 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和水泥同等重要,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外加剂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基本上靠外加剂来调整。因此,必须对外加剂加以控制。外加剂主要检测减水率和净浆流动度。这两项指标对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影响很大。 3 骨料 砂 石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骨料有良好的级配,混凝土才有良好的和易性,才能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检测时特别注意石子的压碎指标和0.315筛孔的细骨料大于15%。 4掺和料 掺加掺和料的混凝土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度,减少泌水和干缩,减低水化热,大大降低混凝土成本。但不好的掺和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例如,需水量大的粉煤灰。会造成混凝土用水量过大,其强度显著降低。游离CAO高的影响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容易造成开裂。因此对粉煤灰和矿渣粉要严格加以控制。 5 水 一般饮用水对混凝土不会造成危害。主要是冬季水温不宜过高。否则,热水与水泥接触易造成假凝,产生质量事故。 对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一般要28天才能检测出强度,这种强度信息的反应很滞后,万一出现问题会造成28天的混凝土强度全部不合格。所以我们每个浇注部位一般留置三组试块,通过3天,7天的试块强度推算28天的强度,及时找出质量问题所在。避免质量事故 二 质量监控作用 除了控制好原材料之外 ,在实际生产过程更要做好监控作用,主要作好如下监控工作。 1 质检员每次开盘之前,认真核实操作台上配合比数据,务必做到准确无误,并在配合比通知单上签字。避免错输配合比,造成工程事故 2 塌落度问题 塌落度是检验出机混凝土的唯一指标,一般配合比输入正确,原材料使用无误,搅拌出的混凝土塌落度与实验试配时塌落度相差不大,否则就说明出现了问题。实验人员应该对塌落度及时监控,每天抽测,如有异常,找出原因。另外,还应该注意塌落度损失问题,尤其是夏季施工,如果损失过大,会造成施工困难,引起施工人员的不满,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实验人员应该根据运距,施工进度的快慢,估算出塌落度损失值来满足施工要求。也可以自带减水剂来调整塌落度。 三 对外窗口的作用 当公司接新工程时,施工单位一般都要看看实验室设备,人员素质,质量保证体系可否正常运行,实验室的各项记录和质量保证措施,实验室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和信誉。 四 提高竞争力的作用 实验室通过大量实验,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其成本 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望采纳,谢谢。
你说呢...

怎么在实验室做楼层混凝土模型

4,怎么样制作模型

用模型剪(剪刀也可以凑合)剪下零件,注意留出1MM空隙,然后用笔刀(美工刀也可)修平,接着砂纸(1000号以上)打磨一下,然后照说明书组装,就可以了,最初级的步骤
一、 蝌蚪风筝 图一   图一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般宽在450 毫米左右为宜,太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到宽高均为2毫米。由于这种风筝在结构上属于半硬拍子类风筝,放飞时需要的风力一般在3级左右,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不必对竹条的宽厚顾虑太多。若结构重一些,放飞时需要的风力稍大一些而已。   竖竹条的宽厚均为 3.5毫米,长为620毫米。将横竖竹条十字绑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采用皮纸、宣纸、无纺布、塑料薄膜、绢、尼龙绸等均可,若采用纸质的话,在边线处应用细线包边,以防止扯裂。将蒙面材料和竹条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宽40毫米,长1500-3000毫米的用与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别提醒:严禁使用金属膜及其它导电材料制作蒙面和尾巴)。按照图示比例拴上提线,对于初学者,刚开始绑放飞提线时,由于没有经验,总是担心绑不好,其实,只要注意观察学习,很快就会掌握的。为了便于放飞时进行调整,一开始可以将放飞线的长度留的长一些。对于拍子一类的风筝,由于其放飞结构的特殊性,您在绑放飞线时,如果拴的长短不合适,也只是影响放飞的角度而已。这时反而有利于您学习和掌握提线的调整。由于这种风筝的平衡主要是靠长长的尾巴,所以对风筝制作过程中的骨架要求并不是很高,是一种适宜初学者制作的风筝。放飞时将横条背面用细线拉住,使风筝变成弧形面,在风的作用下容易泻风,使得风筝飞行稳定。   关于蝌蚪风筝的蒙面绘画比较简单,相信青蛙蝌蚪您总是见过的,如果想省事的话,可以将整个风筝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飞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为了突出蝌蚪风筝摇摆的放飞效果,在风筝放飞起来以后,只要增加或减少尾巴的长短即可。如果飞行中的风筝特别平稳,可以逐渐减少尾巴的长度以增加风筝的摇摆,不过,这是以牺牲风筝的稳定为代价的。   二、王字风筝 图二   王字风筝,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北京人所称“屁帘儿”即指它。在各地均可见到这种风筝的影子,是许多喜欢放风筝而又没有专业制作经验的朋友都能制作放飞的一种“大众风筝”,如图二所示。   同蝌蚪风筝一样,这种风筝的制作尺寸也不宜过大,宽度在550毫米左右为宜。总共4根竹条组成骨架,骨架竹条尺寸同上边的蝌蚪基本一样,对竹条的制作精度要求不是很严,风筝的飞行稳定同样也是依靠长长的尾巴来平衡的。   以550毫米宽的风筝为例,三根横向竹条的长宽可以一致,(短的一根也可略为小一些),长宽厚度均为3.5-4毫米,蒙面及两根尾巴的材料同上。同蝌蚪风筝一样也是拴两根提线。风筝的彩绘可以在蒙面上绘制各种卡通图画,人物绘画等,一种很有创意的绘画是:在蒙面上绘出一个孩子的头部,而长长的尾巴绘成其长长的辨子。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三、八卦风筝 图三   八卦风筝是传统的中国风筝,在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一般来讲,八卦风筝适宜在风筝较大的情况下放飞,放飞的经验表明:风力越大,风筝的放飞角度越大。因为属于硬拍子类,没有泻风的地方,所以风筝的风行状态和风力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风力大小不稳定的话,八卦风筝在飞行的时候,一扬一落,非常有趣。图三是八卦风筝的骨架图,八卦风筝制作简单,对制作的材料,绑扎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按照下边的要求去做,一般都可以达到放飞的目的。   八卦风筝得名于风筝的外形,因其为八角而来,因于中国传统的八卦相吻合,故多称谓八卦,在绘画上,一般多绘以传统的八卦图形。八卦的骨架由两个正方形的架子组成,一般的正方形骨架大小在500-1000mm之间。只是两个正方形的大小要求一致, 根据风筝的大小,500mm大小的可以只设一根坚向竹条,如图三。大于此规格的要设十字形骨架,竹条的大小要大一些,在厚度方向比宽度大一些。以500毫米的八卦风筝为例,构成正方形的四根竹条宽高均为3毫米,长500毫米。用削好的竹条绑成两个正方形骨架,然后按图示将两个正方形绑在一起形成八角即可。风筝的蒙面材料同上边二种风筝采用的一样。风筝的提线为三根,位置如图所示。同蝌蚪风筝一样,在放飞时,在风筝的中心部位上也用细线将风筝拉成弧形,以利于风筝在飞行时泻风。(如果不拉成弧形,风筝同样也能飞行,你不妨试试)。   八卦风筝的绘画,一般都有是采用传统的八卦图案。八卦风筝的尾巴一般采用的是在细线绳上绑上纸穗的方法。

文章TAG:实验  实验室  室内  室内的  实验室内的模型怎么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