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画时间表,请问您那个表示时间流逝的画怎么画
来源:整理 编辑:航空兔素材 2023-08-16 02:07:18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您那个表示时间流逝的画怎么画
画一对母子或母女其中一个孩子小时候坐在小推车里妈妈推着,在它旁边画个母亲头发白了她的孩子推着她这样一个场景,这样既表现了时间过得快又表现了孝心
2,原创教你如何给你的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
手背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而又不能一厢情愿的事情,想要改变孩子,使他达到进步,那么首先就需要学生家长自己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孩子百分之九十的错误和不足来源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改变学生的生活环境需要大量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这对于普通家庭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所以我们就要把目光转移到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性上来。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可能因为几句说教改变,所谓的"主观能动性"在我看来跟放屁一样,要想真正有效改变他们的习性,还是要靠一份科学、系统的作息时间表来做到。 昨天,我亲自为学生花了一节课(一个小时)还要多的时间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今天,我就来教教大家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希望我的其他学生家长能自己动手,参与到这项有趣的工作中去,并通过这项工作的过程去学习如何教育学生。 在正式制定表格之前要做的,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为其制定计划的学生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最大的问题:生性贪玩、学习懒惰和没有耐心,优点是头脑聪明,在压力情况下会完成许多别的孩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对学生的分析,我得出如下制定学习计划的要点:第一,学生贪玩,因此不可能完全改变他贪玩的天性,所以在作息时间时,让其玩耍的时间绝对不可少;第二,学生懒惰,因此每周必须要有一个做家务的时间以锻炼其勤奋;第三,学生学习没有耐心,因此绝不可以长时间让其学习同一个科目;第四,学生头脑聪明但必须要有压力,因此作息时间表的附注部分,务必要明确表明对学生"犯规"的处罚原则。 有了这个理念,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了。在这里我们要运用到office软件内所自带的表格工具,这样做起来会很方便。但是如果家长不会操作OFFICE,那么你就只能用尺子画格子咯! 第一步,将基本表格制作成如下样式(我认为1个小时为一个时段比较好,所以如此划分时间): 第二步,排除学生所有补习班的时间,再计算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参加补习的上下学时间: 通过图表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学生的家长在学生课外补时间安排方面出现了重大的错误。图中可清晰看出学生周日时间安排过满,所以手背已经给家长提议,让其减少周日学生的国画课或英语课。 第三步,通过观察得出学生每天到家最晚的时间,并观察出学生每日写作业最长的时间,并在表格内排除学生写作业的时间。 第四步,依照我们在制定表格前的分析,将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填满、添加备注、美化并打印,其最后效果为:
3,怎么教孩子认时间
摩比上周刚学完《时间的学问》,有的爸爸妈妈就问了,祖老师,孩子在课上认时间还认得挺明白,怎么一到家又晕了?相信不少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 今天祖老师来说一说小小的钟表里藏着的大大学问。时间这个概念具有流动性、不可逆转性、周期性和抽象性。怎样让5-6岁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呢?第一步: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说一说哪些词汇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秒。比如可以让孩子感知一分钟有多长,孩子们闭上眼睛,爸爸妈妈给计时,安安静静的感受时间在身旁滴滴嗒嗒流走的感觉,此举可以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概念。第二步:了解认识时间的工具——钟表。仔细观察钟表,表盘上都有什么?可以看到三个部分,数字、指针、小格子。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还有3根针,这3根针有什么不一样?小格子一共有多少个?这是让孩子了解表盘的主要结构,通过仔细观察,孩子自己能发现一共有12个数字,3根指针和60个小格子。在动手拨时间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知道其中的运转关系:矮胖胖叫时针,高瘦瘦叫分针,最细的叫秒针。时针走的像蜗牛一样慢,走一步是一个小时;同时,分针转了一圈,表示60分钟。 仔细观察以后,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来制作一个钟表,动手画的过程中找一找每个数字、每个指针之间的关系和感觉,这是直接经验的积累 , 会加深对钟表的理解。第三步:一一对应的认识时间。从易到难的过程一步一步慢慢认。1. 认识整点,时针指向数字几就表示几点,分针指向数字12的位置。2. 认识半点,时针指向2个数字的中间,跟小不跟大,分钟指向数字6的位置.3. 认识整分,时间指向2个数字之间,跟小不跟大,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表示多少分钟。第四步:简单的推算这时候强调孩子边拨边说,现在是2:00,再过一个小时是几点?怎么说,带着孩子这样表达:2:00的时候,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过一小时,时针走一小步,从2走到3,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所以再过一个小时是3:00。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会推算了,孩子认识时间的程度就更上一个台阶了。最重要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时间,渗透时间观念,比如列个时间计划表,几点几分干什么事。既锻炼了时间的书写又督促孩子自己去认表。这个时间作息表可以做得活泼可爱,挂在墙上,有意识的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到一年级,有两块内容是孩子的学习的难点,一是钟表;二是人民币,这都属于常识数学。常识数学一定要在生活中多运用,活学活用才是硬道理!
4,孩子学画时间
恭喜你了,你家孩子有明确的爱好,对你对孩子都是好事。这么早就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也可以因势利导的让他在艺术这方面有发展。(话说做父母的真的幸福了,因为有的父母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孩子爱好什么)既然孩子喜欢学习绘画那就从现在开始,学画这件事没有多少早晚,早学习孩子早受益,不论是对于画画这个技能来说,还是对他个人的情操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他喜欢而且迷画画的话,那么就早些让他学习。但是画画是他的爱好,千万不要强加于他,如果你施压过大,反而会让他觉得画画不是快乐的而是痛苦的。慢慢来,让他在这方面打下好基础,获得自信,以后在很多关于美术设计艺术类的领域都会用到绘画这一技能。但是有一点要提醒的就是,向艺术这一方面发展的话,费用不少,你要做好准备了。不过还是要恭喜你了。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绘画方面的才能,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绘画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 根据统计,儿童绘画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取决于接受教育的年龄:从2-3岁开始训练的孩子,91%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6岁为84%;7-9岁为40%;14岁后才开始训练的只占7.2%。2-3岁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对儿童进行绘画教育,可以促使孩子绘画才能的发展。 两岁宝宝的小手,不再是抓到东西就送到嘴里,开始尝试把手里的东西敲、扔、拍、舞动等等。如果这时候就开始提供画具,让他们尝试通过手部的动作,在纸上变出各种线条、色块。对他们来说,他们手下出现的不同的痕迹,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呀。从涂鸦过程中学习到点、线等符号,并发现了这些符号与手部动作的关系,是人生中创作记号活动的开始。早期的涂鸦活动帮助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并且从重复的动作中学会视觉的控制。2岁以上的孩子,他们能有目的地使用象征式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个时期是学画的最佳年龄。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有各自的发育关键期,一旦错过,再刺激,再教育收效也会较差。因此,家长应紧紧抓住孩子2岁这一关键期加以培养。 开始时,当看到宝宝的“作品”乱七八糟、杂乱无章,有些父母会非常着急地教宝宝画太阳、画小草、画白云、画树林……或是对比其他同龄小朋友,然后很受挫折地认为自己的宝宝很笨。其实,小宝宝开始握笔,在一张白纸上乱戳,对于他就是非常大的进步,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大人对于宝宝涂鸦,应始终抱一种赞叹、惊喜、鼓励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会鼓舞宝宝用积极的心态去探索这个色彩斑斓的纸笔世界。如果这时妈妈、爸爸有一丝丝着急、失望,对于你身边的小小宝贝都是一种打击,敏感的宝宝也许因此会拒绝涂画游戏,甚至拒绝纸和笔,对学习行为产生反感,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父母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教孩子画点、线和圆圈,例如:下雨了,让孩子画线条、画点;又如:点蚊香、绕毛线球时,教孩子顺着一个方向画螺旋线,锻炼孩子的手腕肌肉。在孩子掌握了线、圆圈、点的画法的基础上,父母应启发孩子观察简单的物体,逐渐训练孩子能画出象征性的图形。由于孩子比较容易掌握画圆形,故一般在教孩子画简单的物体时,应该从圆形开始,如画苹果、糖葫芦等,再逐步过渡到方形、长方形,例如画手帕、窗户等。父母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对物体色彩的注意,培养对颜色的兴趣,逐步认识3至6种颜色:红、绿、蓝、黄、黑和褐色,并喜欢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绘画。 孩子刚开始画画,一般不敢大胆画。画的线条一般都很轻、弯弯曲曲,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地画,尽量画大一些,最好每次都把纸画满。
文章TAG:
儿童 怎么 时间 时间表 儿童怎么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