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游后感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原馆于2002年筹建,2004年8月开馆,当时分为昂昂溪文化和江桥抗战两部分展览内容。 2011年初,因原展览布展陈旧,博物馆决定根据依托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昂昂溪遗址群而建立的优势,由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专家进行陈列内容设计,河北金大陆公司进行陈列形式设计和施工的昂昂溪遗址博物馆,陈列布展已经完成。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更新改造后,新的陈列主题为“北方渔猎文明的摇篮”和“梁思永先生与昂昂溪文化”,展馆共分为序厅、展厅A区、展厅B区和展厅C区。  序厅由最初的幕布形式,更新为现在的中间为木质浮雕、两侧是背景布的立体感风格。前言部分的木质基座也以仿旧处理,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展厅A区主要展示大纲的第一部分“旷世考古”、第二部分“渔猎文明”。进入展厅,首先是“海东青”陶塑的主题展墙,四周设计为主展线,以渔猎生活的影像为背景,依次展示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标题、图版、文字等相关资料,并用通体柜、俯视柜展示相关文物。展厅的中心区域,圆形的多媒体空间是整个展馆最大的亮点。6台投影仪的交错播放,既展示出昂昂溪人民在晨辉照耀下的渔猎情景,影像中穿插的白桦树影光带,更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这是一个老房遗址复原场景,昂昂溪远古先民住的是树枝和芦苇搭建的房屋。这个空间上面的圆顶就是一个圆锥形的穹顶,一根根粘上的芦苇使观众获得坐在原始人屋内向上看的时光倒流感觉。空间里,是大型多媒体环幕景观,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逼真地呈现了昂昂溪人渔猎、耕种、打造、建屋等生活劳作情景。走进环幕,就可以倾听天空中的鸟鸣、汩汩的流水声和野兽奔跑的响动,而斗转星移、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和远古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制作石器、下河捕鱼等生产劳作场景,更令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远古人生活生存的状态,突破了过去仅凭讲解和图片去想象的展出效果。这种3D展示手段,在国内也属先进。  展厅B区主要展示第三部“保护研究”、第四部分“参与互动”。圆形展厅四周展壁展示了出土于昂昂溪遗址的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多种精美器物,用通体柜、俯视柜精品柜展示不同特点、不同类别的器物。在展厅的中心区域,是一组昂昂溪人制作工具、盘条制陶、磨制玉器的雕塑群场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群雕都是根据资料以及人骨测定数据精密制作而设计的。展览最后是互动展区,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新添置的单面式触摸屏和电子翻书仪,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与动手性。人们既可以挥手翻页阅读电子书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修补”陶器的游戏。高科技手段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观众对昂昂溪地区远古人类的生活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之余,也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  展厅C厅为梁思永先生纪念展厅,是此次基本保持原貌的展厅。梁思永先生1930年9月19日开始,不顾深秋的天气和羸弱的身体在昂昂溪五福遗址做了为期四天的考古发掘,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的论著,从而使昂昂溪文化闻名中外。发掘至今已有80多年,为纪念梁思永先生对昂昂溪文化事业的贡献,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此番重新布展,让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考古学先驱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是昂昂溪遗址群的缩影与索引。陈列设计坚持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三者统一,将科学的思想内容、完美的艺术形式、现代的科技手段三方面完美结合,努力拓展陈列主题的深度和广度,突出中国北方草原古代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渔猎经济生活的特点,选准用足标志性文物,精美细小石器采用同类文物集群式展示,并附以典型细石器的大型照片或放大模型。观众在馆内参观后,还可前往周边遗址现场身临其境参观考察,以进一步体味原始时
不明白啊 = =!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游后感

2,参观昂昂溪遗址博物馆观后感700字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更新改造后,新的陈列主题为“北方渔猎文明的摇篮”和“梁思永先生与昂昂溪文化”,展馆共分为序厅、展厅A区、展厅B区和展厅C区。  序厅由最初的幕布形式,更新为现在的中间为木质浮雕、两侧是背景布的立体感风格。前言部分的木质基座也以仿旧处理,增添了历史厚重感。总体来说,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是昂昂溪遗址群的缩影与索引。陈列设计坚持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三者统一,将科学的思想内容、完美的艺术形式、现代的科技手段三方面完美结合,努力拓展陈列主题的深度和广度,突出中国北方草原古代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渔猎经济生活的特点,选准用足标志性文物,精美细小石器采用同类文物集群式展示,并附以典型细石器的大型照片或放大模型。观众在馆内参观后,还可前往周边遗址现场身临其境参观考察,以进一步体味原始时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原馆于2002年筹建,2004年8月开馆,当时分为昂昂溪文化和江桥抗战两部分展览内容。 2011年初,因原展览布展陈旧,博物馆决定根据依托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昂昂溪遗址群而建立的优势,由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专家进行陈列内容设计,河北金大陆公司进行陈列形式设计和施工的昂昂溪遗址博物馆,陈列布展已经完成。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更新改造后,新的陈列主题为“北方渔猎文明的摇篮”和“梁思永先生与昂昂溪文化”,展馆共分为序厅、展厅a区、展厅b区和展厅c区。  序厅由最初的幕布形式,更新为现在的中间为木质浮雕、两侧是背景布的立体感风格。前言部分的木质基座也以仿旧处理,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展厅a区主要展示大纲的第一部分“旷世考古”、第二部分“渔猎文明”。进入展厅,首先是“海东青”陶塑的主题展墙,四周设计为主展线,以渔猎生活的影像为背景,依次展示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标题、图版、文字等相关资料,并用通体柜、俯视柜展示相关文物。展厅的中心区域,圆形的多媒体空间是整个展馆最大的亮点。6台投影仪的交错播放,既展示出昂昂溪人民在晨辉照耀下的渔猎情景,影像中穿插的白桦树影光带,更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这是一个老房遗址复原场景,昂昂溪远古先民住的是树枝和芦苇搭建的房屋。这个空间上面的圆顶就是一个圆锥形的穹顶,一根根粘上的芦苇使观众获得坐在原始人屋内向上看的时光倒流感觉。空间里,是大型多媒体环幕景观,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逼真地呈现了昂昂溪人渔猎、耕种、打造、建屋等生活劳作情景。走进环幕,就可以倾听天空中的鸟鸣、汩汩的流水声和野兽奔跑的响动,而斗转星移、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和远古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制作石器、下河捕鱼等生产劳作场景,更令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远古人生活生存的状态,突破了过去仅凭讲解和图片去想象的展出效果。这种3d展示手段,在国内也属先进。  展厅b区主要展示第三部“保护研究”、第四部分“参与互动”。圆形展厅四周展壁展示了出土于昂昂溪遗址的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多种精美器物,用通体柜、俯视柜精品柜展示不同特点、不同类别的器物。在展厅的中心区域,是一组昂昂溪人制作工具、盘条制陶、磨制玉器的雕塑群场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群雕都是根据资料以及人骨测定数据精密制作而设计的。展览最后是互动展区,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新添置的单面式触摸屏和电子翻书仪,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与动手性。人们既可以挥手翻页阅读电子书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修补”陶器的游戏。高科技手段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观众对昂昂溪地区远古人类的生活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之余,也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  展厅c厅为梁思永先生纪念展厅,是此次基本保持原貌的展厅。梁思永先生1930年9月19日开始,不顾深秋的天气和羸弱的身体在昂昂溪五福遗址做了为期四天的考古发掘,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的论著,从而使昂昂溪文化闻名中外。发掘至今已有80多年,为纪念梁思永先生对昂昂溪文化事业的贡献,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此番重新布展,让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考古学先驱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是昂昂溪遗址群的缩影与索引。陈列设计坚持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三者统一,将科学的思想内容、完美的艺术形式、现代的科技手段三方面完美结合,努力拓展陈列主题的深度和广度,突出中国北方草原古代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渔猎经济生活的特点,选准用足标志性文物,精美细小石器采用同类文物集群式展示,并附以典型细石器的大型照片或放大模型。观众在馆内参观后,还可前往周边遗址现场身临其境参观考察,以进一步体味原始时

参观昂昂溪遗址博物馆观后感700字

3,建筑城市规划类考研的快题是什么意思

快题是建筑类(含城市规划)考研的一个专业课考试,建筑类的快题就是在规定时间内给定一个题目,按照要求来做出项目,必须是当场独立完成,时间3-8小时不等。 作为考研的重要考试科目,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的设计、历史方向以及建筑学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的技术方向则可能会考数学二以及传热学、结构力学,但是目前各个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初试考复试不考,有的复试考初试不考,有的则是都要考,极个别学校都不需要考(仅限历史方向,设计不考快题就不正常了)。 快题前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些快题本身的设计和表达上,不过磨刀不费砍柴工,有些自己常用的小窍门偏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用纸及其相关准备工作纸张的选择只存在于考生自己准备的情况,许多院校和单位倾向由他们出具考试用纸,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考察目的。例如拷贝纸(也称草图纸)适合考察一个建筑设计者使用它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的最常用纸张。而我想谈的不是每种纸该如何如何使用,而是说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就应该对各种纸张的表达练习都有所涉及这样遇上考场统一纸张的考试才不会慌乱。 另一方面,当纸张是由考生自备时可以做的准备工作就很多了: ⑴选纸总体原则:首先要利于自己的擅长表达方式的发挥,然后就是用透明度不高但却能够满足蒙一张纸的时候可以看到下面的铅笔线条的程度,这两点很重要。各种纸特性不一样自己再练习的过程中要自行揣摩。就透明度而言,太透明是不被一些院校所允许的,而完全不透明又不利于对比沓图作业提高速度。这一点擦边球还是要打。 ⑵辅助轴线网格:用HB或者B铅笔轻轻的在纸上打好一定尺度的格子,看得清楚即可不宜太深,会影响图面表达,线条浅了看不见。适合深浅程度以蒙一张同样的纸在上面也能看清楚最佳。格子的间距以自己常用的方案设计模数,加上自己练习种习惯的制图比例绘制出来(例如8mx8m,6mx6m,用1:200的比例画在纸上就是4cmx4cm,3cmx3cm)。这样主要是为了作轴线,无论是徒手表达还是尺规表达都会起到辅助作用,其次还可以最后在图面形成一定的构图效果。 ⑶字格:以3-4cm边长的正方形打好子格,里面写设计项目名称(例如“售楼部”)然后可以在其后稍微小点的子格里,在考试前在上面写好“快题设计”,建议用比较简洁大方的字体。同理,设计说明设计图名(如1层平面图等)的格子也可以事先打好。但是考虑倒构图和各种图在图纸上的占图大小,还是建议在绘图作版面设计的同时打设计说明的子格,因为版面设计对于图面效果影响很大。或者可以在一张小纸上写好,然后考试时再沓写到图面上。 ⑷.这是最关键但却又最不一定的一点:根据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选择合适的纸张。具体操作得根据各位的自身情况出发考虑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2.用笔: ⑴针管笔-品牌:自选,推荐高尔乐一次性针管笔这种一次性针管笔具备从0.05到1.2的各种粗细规格,很适合比较严谨的技术图钢笔骨线表达。 ⑵美工钢笔-品牌:自选,推荐英雄238和59在洒脱奔放的徒手表达上一只好的美工钢笔同时起到了多只不同粗细规格的针管笔的作用,而且表达效果更为丰富却又省去了换笔的时间,虽说每次换笔时间不长但是要知道考场上分秒必争,倘若钢笔表达分量很大换笔的这个时间消耗就积累大了。 参考书籍: 《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编者黎志涛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市面现有第二版发售,米黄色封面16开正方形。这本书的风格是典型的“东南风格”,众所周知黎老是这方面的明师,每年东南的快题辅导班也是黎老负责,简单来说全书收录作品洒脱奔放,收录作品具有典型的徒手表达上乘作品的效果。而且该书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每个收录作品作了比较到位的点评,所以利弊一眼尽知,当然有些内容和说法难免争议大家也可保留自己的意见对比考虑问题。另外此书的前言部分是第二版时黎老特地加上的,言简意赅,读后对练习很有启发。《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快速建筑设计方法》编者徐卫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黑色封面16开。 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上手性比起上一本略弱,但是因为全书的整体性很好,对很多问题分章分节讲述很细,同时收录作品具备了清华大学的严谨风格,线条表达洗练刚硬,多为尺规工具快图表达,故适合有准备报考清华的同学和自身擅长尺规表达的同学。 快题表达相关注意事项总的来说这方面派得上用场立竿见影的窍门有,却远不如如上几方面多。主要是由于快题本身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 大致作图顺序及工作内容: 方案阶段这里所指的方案阶段一般涵盖了所有平面图、主立面、空间透视和版面设计这几个内容,这些都是确定一个方案的最主要的图面内容,其他的像剖面图、次立面图、总平面图等都可以由前三个生成。(注意:总平面的场地设计结合入口层平面一并完成,每个阶段的上色等效果表达等。 快题考试时间一般4--8小时,要求自备1号图版1块,专业绘图纸,但不得携带有透图作用的纸张,还有丁字尺比例尺铅笔橡皮针管笔或者绘图笔。可以看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 各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快题基本就是8小时设计,最近几年规划专业要都考的是建筑单体设计,至于是否尺规作图,完全看你自己,学校没有要求,不过不排除部分学校对透视图的要求,比如是黑白图还是色彩图,至于你说的水彩,基本没可能......8小时的时间用水彩需要非常娴熟的技巧,大家基本上都使用彩铅和马克笔加上针管,这样速度快,效果好,你想哦,水彩和水粉还需要提前裱纸,一旦画不好就......对于你补充的问题,透视图当然是要有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三维表现,不可能不画的,至少要保证透视图的色彩表现,平面的话,可以只在一层平面加环境即可,立面加些阴影和植物立面就好了.

建筑城市规划类考研的快题是什么意思

4,费氏粒度是什么

费氏粒度:费氏法测定的粉末的平均粒度
1 前言 费氏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粒度测量方法,它基于测量空气透过粉末堆积体的速度,依据kozeny-Carman 公式求出粉末的平均粒度。所使用的仪器为费氏仪,由美国Fisher Scientific Co.〔1〕研制,并用公司的第一个字来命名。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不需要作任何计算,从读数板上可直接读出粒度值。仪器的英文全名为Fisher Sub-sieve Sizer,在我国有不同的译法,有译成“费氏筛”,也有译成“费氏亚筛粒度仪”等等。有些人因此对此名有误解,认为这是一种筛子。其实,它与筛子没有任何关系,所指的亚筛(Sub-sieve)是表示该方法测定的粒度范围为亚筛级的粉末(通常小于50μm),即用普通机械筛分法不能筛分的粉末。严格地讲,此仪器应翻译成“费歇尔亚筛级粉末粒度测定仪”。我国标准〔2〕称此方法为“费氏法”,这里沿用了这一术语。 该方法是一种相对的测量方法,不能精确地测定出粉末的真实粒度,仅用来控制工艺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该方法只能精确地测量空气通过粉末堆积体时的透过率,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孔结构。粉末堆积体的孔隙度、颗粒形状、粒度、粒度组成、粒度分布和压制方法等均影响孔的结构。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化学成分相同和粒度组成相似的粉末。对于化学成分相同而粒度组成不同的粉末,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有时化学成分相同而粒度组成不同的两种粉末会得到相同的费氏值,因为它们有相同的透过率。因此,该方法所测量的粒度值不能和其它粒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2 原理 费氏法属于稳流(层流)状态下的气体透过法,基于空气在恒定压力下先透过粉末堆积体,然后通过可调节的针形阀流向大气。根据空气透过粉末堆积体时所产生的阻力和流量求出粉末的比表面积和平均粒度。 2.1 平均粒度的计算 粉末的比表面积由Kozeny-Carman方程给出: (1) 式中 SW——粉末质量比表面积,cm2/g; ε——粉末堆积体的孔隙率; A——粉末堆积体横断面积,cm2; ΔP——压差,△P=ρ水g重(P-F) (ρ水:水的密度,=1g/cm3;g重:重力加速度,=980.665cm/s2); P——样品前空气的压力,cmH2O (1cmH2O≈102Pa,下同); F——样品后空气的压力,cmH2O; K——Kozeny因子; L——粉末堆积体厚度,cm; η——空气粘度,g.cm-1.s-1; Q——空气流量,Q=C′F (C为针形阀的流量系数,cm3.s-1.cmH2O-1),cm3/s; ρ——粉末的有效密度,g/cm3。 对于球形颗粒粉末,质量比表面积与平均粒径之间有如下关系: (2) 式中 D——平均粒度,μm。 粉末有效密度按照GB5161-85〔3〕方法测定。当颗粒内不含有闭塞孔时,其密度等于其材料的真密度。 Kozeny 因子与粉末颗粒的形状和粒度分布有关,在费氏法中,取K值为5.0。 粉末堆积体的孔隙率由下式给出: (3) 式中 M——粉末质量,g。 把上述相关已知量和式(1)及式(3)代入式(2)中,则平均粒度可由下式给出: (4) 定义C为,则式(4)变为式(5)。 (5) 在费氏法中,取试样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粉末的有效密度,即M=ρ,则式(3)可简化成式(6)。 (6) 把式(6)代入式(5)中,则: (7) 2.2 粒度读数板的绘制 费氏法的平均粒度值可从预先绘制的粒度读数板上直接读取,不需作任何计算,这就是费氏法的独到之处。 粉末堆积体的厚度可从式(6)中求出: (8) 当试样横断面积A被确定后,可按式(8)绘制一条以孔隙率为横坐标,试样厚度为纵坐标的试样高度曲线,供压制粉末试样用。 压力计前臂高度F/2可由式(7)求出: (9) 当试样横断面积A、仪器常数C和试样前空气的压力P被确定后,可按式(9)绘制一组以孔隙率为横坐标,F/2为纵坐标的等粒度曲线。 把试样高度曲线和等粒度曲线绘制在同一块板上,便得到费氏法的粒度读数板。 典型的费氏粒度测定仪〔1〕规定的取值为:A=1.267cm2、P=50cmH2O、C=C1=3.8cm3/2(即为一档的结果)。则式(9)为: (10) 取C=C2=7.6cm3/2(即为二档的结果),由式(10)求得的D值应乘以2。 按式(8)和式(10)在粒度读数板上绘制的试样高度曲线和等粒度曲线示于图1。 图1 试样高度和等粒度曲线 2.3 测量范围的扩大 费氏仪所提供的读数板,其孔隙率为0.40~0.80。但有些样品在0.40孔隙率的情况下仍不能被压实时,需要增加粉末试样量。而有些样品在0.80孔隙率的情况下压不下去,则需要减少粉末试样量。如果此时仍然要依据粒度读数板上的曲线进行测量,则需要对读出的数据按式(11~13)进行修正。 (11) (12) (13) 式中 V——粉末试样固体体积,cm3; ε——在读数板上直接读出的孔隙率; D——在读数板上直接读出的粒度值,μm。 3 测量仪器 费氏仪由空气泵、稳压管、样品管、压力计、针形阀和粒度读数板等部件组成,见图2。 图2 费氏仪简图 1.空气泵 2.过滤器 3.调压阀 4.稳压管 5.干燥剂 6.试样管7.多孔塞 8.滤纸垫 9.试样 10.齿杆 11.手轮 12.U形管压力计13.粒度读数板 14、15.针形阀 16.换档阀 当气泵开动后,空气流经过滤器进入带有水的竖立稳压管,然后流过干燥剂管,除去水分后流进样品管,最后通过针形阀流向大气。 每次测定,粉末试样预先须由齿条和手轮等部件构成的压制机构按试样高度曲线压制成对应孔隙率下的高度。当空气通过试样堆积体时,将产生一定的压力降。被测颗粒越大,产生的压力降越小,而U形管压力计水位上升越高,在粒度读数板上读出的粒度值越大。反之越小。U形管压力计有双重作用,它既是压力计,又是流量计(毛细管流量计),其值既表示空气通过粉末试样堆积体后的压力,又表示空气经粉末试样堆积体通过针形阀的流量。 粉末粒度的具体测量过程参见GB3249-82〔2〕。每台仪器都配有一个红宝石标准管,其上标有规定孔隙率下的高低档值。高档值用于标定较细粉末的测定,即0.20~20μm范围粉末的测定;低档值用于标定较粗粉末的测定,即20~50μm范围粉末的测定。 测量时,首先应找到最佳孔隙率,然后再在最佳孔隙率下测量粉末的粒度。用一份粉末试样找最佳孔隙率,先从较高的孔隙率开始,逐步压实粉末,视粉末压缩性不同,取0.005~0.05不同的孔隙率间隔。压一次,测一次粒度,直至压不动为止。取相邻两个最接近的粒度值所对应的孔隙率的平均值为最佳孔隙率。用另一份试样,在所找到的最佳空隙率下进行测量,此时所得数据作为最终结果报出。 4 结果和讨论 一些典型粉末样品试验结果列于表1。 表1 典型试样的测量结果 样品编号 材料 密度/g.cm-3 称样量/g 最佳孔隙率/% 费氏平均粒度/μm SA-1 WC 15.7 15.7 0.70 2.43 SA-2 WC 15.7 15.7 0.68 5.20 SA-3 W 19.3 19.3 0.75 3.57 SA-4 Co 8.71 6.0 0.86 3.30 SA-5 Co 8.71 5.0 0.838 3.90 SA-6 Fe2O3 5.20 5.20 0.59 2.70 SA-7 MnO2 4.83 4.83 0.75 1.08 SA-8 TiC 4.93 4.93 0.58 4.35 测量时至少要选用两份试样,一份用于找出最佳孔隙率,一份用作测量。一些典型样品最佳孔隙率的试验数据列于表2。粒度随孔隙率变化的曲线示于图3。 表2 典型的最佳孔隙率的试验数据 样品编号 材料 不同孔隙率ε下测量的粒度值D/μm 最佳ε下的D值/μm SA-1 WC ε 0.80 0.78 0.76 0.74 0.72 0.70 0.68 0.66 0.70 D 2.39 2.53 2.68 2.64 2.40 2.40 2.40 2.34 2.43 SA-3 W ε 0.80 0.78 0.76 0.74 0.72 0.70 0.75 D 3.70 3.53 3.44 3.44 3.37 3.30 3.57 SA-4 Co ε 0.80 0.78 0.76 0.74 0.72 0.75 D 3.70 3.55 3.45 3.40 3.33 3.39 SA-6 Fe2O3 ε 0.66 0.64 0.62 0.60 0.58 0.56 0.54 0.59 D 3.85 3.14 2.85 2.73 2.73 2.70 2.55 2.70 SA-7 MnO2 ε 0.80 0.77 0.75 0.74 0.73 0.745 D 1.37 1.16 1.08 1.08 1.05 1.08 SA-8 TiC ε 0.75 0.70 0.65 0.62 0.60 0.58 0.55 0.53 0.59 D 3.40 4.60 6.60 5.20 4.56 4.56 4.52 4.40 4.35 图3 粒度随孔隙率变化曲线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粒度值出现平台时所对应的孔隙率的平均值为最佳孔隙率。但有些粉末没有粒度值的平台出现,此时选用两个最接近的粒度值所对应的孔隙率的平均值为最佳孔隙率。例如编号为SA-4的钴粉,选用两个最接近的粒度值3.45μm和3.40μm所对应的孔隙率值0.76和0.74的平均值0.75为最佳孔隙率。从表2中可以看出,选用不同的孔隙率会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报出结果或进行数据比较时,指出选用的最佳孔隙率值是十分重要的。 当粉末的松装密度过大或过小时,在仪器所给出的孔隙率0.80~0.40范围,粉末不能被压实或者压不下去,此时应增加或减少粉末量。例如表2中给出的Co粉,当按钴的密度8.71称量粉末时,即使在0.80的孔隙率下,粉末也压不下去,为此减少粉末量。但仍然在图版上给出的孔隙率ε′下进行测量,然后按式(11~13)分别求出样品的真实体积、真实孔隙率和真实的费氏粒度值。 5 结论 1.费氏法实际测量的是空气透过粉末堆 积体的流速,然后根据流速在粒度读数板上直接读出粉末的平均粒度,该平均粒度被称为费氏平均粒度。它不能精确地反映粉末的真实粒度,也不能和其它粒度测量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主要用于控制工艺过程。 2.费氏法所测量的粒度值与最佳孔隙率的选择有密切关系。选用不同的孔隙率,会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因此,在报告结果时,应指出所选择的最佳孔隙率值。 3.对于化学成分相同和粒度分布相似的粉末,费氏法是比较适用的。此时,可以在相同的孔隙率下进行测量,其相对值是比较可靠的。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例如有化学成分相同而粒度分布不同的两种粉末,由于它们对空气的透过速率是相同的,因此有时也会得出相同的费氏粒度值,此结果显然是错误的。

文章TAG:图版  前言  怎么  昂昂溪遗址  图版前言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