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孩子美术能力

1.丰富孩子的生活任何绘画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孩子的画无不是表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孩子的生活越丰富,创作的素材就越多。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可以从两方面去做:①多观察即让孩子见多识广,特别去看那些孩子感兴趣的、富于感染力的景物,如动物园、博物馆、花卉展览、节日盛会等,同时成人给予积极指导,如观看节日焰火,可指导孩子看各种焰火的特点,看放焰火人的动作等;②多接触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反映了更广更深的生活,指导孩子多听、多看文艺作品(故事,儿歌、影视片、儿童读物等),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积累想象与创作的材料,如让孩子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启发他将故事内容画出来。2.激发绘画中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性想象是孩子艺术创作的翅膀,翅膀越有力,创作越升华。富于想象的主题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作,如“如果我会飞”的主题,就非常富于吸引力,幼儿喜欢飞起来,飞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看到想看的任何景物,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条件的障碍,因此孩子喜欢画这个主题,并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3.在绘画中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应在绘画中进行培养,如让孩子进行写生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表现同一景物,如画“公园的亭子”,可以从正面画,也可以从侧面、低处、亭内等多角度地反映亭子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同一命题多种表现的画,如用绘画来编故事。根据同一故事的开头,创造性地编画出多种多样的故事结尾,非常有情趣,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美术能力

2,有荷花山亭子大雁大树还有画画怎么写作文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 勃,春雨滋润,兰馨蕙香。“红杏枝头春意闹”,自然界的精灵们自然也不甘寂寞,将无声的浓郁春意表现得似有声音般轰轰烈烈。三月,这样一个热闹的年轮,万 物复苏的月份,演绎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触摸柔顺的雨丝,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  春来也,飘柳万绦绿如海。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春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 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小园徐步,怡然自 得,春自已经到来。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 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 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 骆驼——沙海行舟,不畏困难,坚毅 海燕--坚强 不畏强暴 兰花 平和自然 大雁 团结一致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有荷花山亭子大雁大树还有画画怎么写作文

3,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

儿童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巧,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就露出了人才的萌芽,我看孩子的画是不是有发展前途,不看现在画得好坏,只注意观察他入迷的程度。有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才是积极的、主动的、轻松愉快的,有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再说了,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但各种课外活动、各种游戏,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用画笔描绘生活,勇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经常出现画不下去的现象。如果老师不及时加以引导,一些学生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将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绘画能力提高了,这样对绘画学生也就有信心了,绘画的兴趣也就跟着浓了。那么,该怎样去指导小学低年级儿童绘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培养: 一、以激发认识兴趣的训练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呢?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比如,在教五年级画《儿童的面部表情》时,为了创设情境,我首先请几位善于表演的学生上来分别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们逗人的脸部表情乐得开怀大笑,这时,我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画一个带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脑袋,学生兴趣盎然,我趁机问:谁想上来学老师的样,也试画一个不同表情的卡通头像。当我话音刚落,十几双手唰的举起,都想跃跃欲试,我很高兴地请他们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一会儿,表情各异的卡通头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准备了五杯分别带有酸、甜、苦、辣、咸的水,请五位学生上来品尝,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出他们属于那一种表情,为什么?学生讨论的很热烈,这时我让学生直接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两位同学的表情。学生们兴趣勃发,很快投入作画,这不,画面中的神态各异,表情有趣的儿童头像,跃然在纸上,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欢乐认识兴趣的场所。二、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根据他们的身体发展规律,只有经过一定的以线造型能力训练,他们的小手才能灵活、听话,随意弩驾画笔为其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绘画课时根据课的内容合理安排一些简笔画、速写等用线线造型的绘画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在教一年级《有趣的半圆形》时,为了能让学生用半圆变出各种动物或物品来,在上课的开始,先让学生进行简笔画的训练,从而延变到画动物和其他的物品来。三、画面组织构图的训练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画面组织主要从构图饱满上进行要求,教师应加以引导,不要让学生觉得无东西可画,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教师的引导方式很多。如:讲故事、问题提示、用手比划等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去想象,想的东西多了,画的东西也就多了。如遇到不会画的东西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出来,这样以来,也就不会出现画不下去,或者画面空洞无物的现象了。通过以上训练,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画面组织能力,最主要的是可以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涂色能力的训练生光会用线表现画面内容还不行,还应该会用色彩去描绘表现它们,赋予他们鲜活的灵魂和生命。那么如何训练涂色呢?(1)、先从色彩搭配说起,让学生明白哪种色与哪种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更好,更能突出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2)、讲一下涂色技法和要求,小面积色怎么涂?大面积色怎么涂?蓝天、大地、河流怎么涂?哪些画用蜡笔水彩相结合涂?那些画用喷绘?这就要求学生对技法的熟悉过程,做到一挥而就。总之,学生掌握的涂色技法越多,创作出的绘画效果也就越好。五、进行命题画创作训练当学生掌握了以线造型能力,记忆积累了一定绘画创作素材后,当学生能够灵活组织画面后,适当的命题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使他们的绘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飞速发展。因为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不断提高技艺。总之,提高低年级儿童绘画能力并不难,关键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让学生的绘画能力更上一层楼。
1.丰富孩子的生活任何绘画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孩子的画无不是表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孩子的生活越丰富,创作的素材就越多。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可以从两方面去做:①多观察即让孩子见多识广,特别去看那些孩子感兴趣的、富于感染力的景物,如动物园、博物馆、花卉展览、节日盛会等,同时成人给予积极指导,如观看节日焰火,可指导孩子看各种焰火的特点,看放焰火人的动作等;②多接触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反映了更广更深的生活,指导孩子多听、多看文艺作品(故事,儿歌、影视片、儿童读物等),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积累想象与创作的材料,如让孩子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启发他将故事内容画出来。2.激发绘画中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性想象是孩子艺术创作的翅膀,翅膀越有力,创作越升华。富于想象的主题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作,如“如果我会飞”的主题,就非常富于吸引力,幼儿喜欢飞起来,飞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看到想看的任何景物,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条件的障碍,因此孩子喜欢画这个主题,并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3.在绘画中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应在绘画中进行培养,如让孩子进行写生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表现同一景物,如画“公园的亭子”,可以从正面画,也可以从侧面、低处、亭内等多角度地反映亭子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同一命题多种表现的画,如用绘画来编故事。根据同一故事的开头,创造性地编画出多种多样的故事结尾,非常有情趣,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

4,请介绍一下元代四家各自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一 黃公望(1269-1355) 本姓陸,名堅,平江常熟﹙今屬江蘇﹚人。因出繼平陽﹙今屬浙江﹚黃氏為義子,改姓黃。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等。其山水畫多以虞山、富春山為對、象,強調要畫出山川樹木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風貌。在具體技法上,用筆簡潔,皴紋較少。繪畫對他而言,只是一種個人修行之餘的寄情筆墨,這樣的態度,使他的山水畫,用筆簡潔,特別開拓出了一條不刻意,不做作「平淡天真」的道路,創作回歸到人的本性的自在。是元代大師之中,影響後世山水最多的畫家。其代表作是「富春山居圖」。 在技巧上,繼承並且推展了宋代文人畫家的畫法,一種與正統山水風格異離的畫法。--用逐漸疊積的過程來築造他的山水。他喜用禿筆,先用淡墨,漸次加上較黑較乾的筆觸,再回視全畫再三修動某些形式,或加強某圈輪廓;或在山坡添加一些皴筆;河岸添加一些樹叢等等。筆觸也以同樣方式漸次累積而成:先以淡濕的筆畫底,再用乾筆籠罩一遍,達到了文人畫家所追尋的品質。在不炫燿技巧之下。現露著勁拔和個性。黃公望畫畫的時間很晚,現在看到的作品多在他六、七十歲以後,他愛畫恬淡平凡的景色,在不炫燿技巧之下現露著勁拔和個性,達到了文人畫家所追尋的品質。 二 王蒙(1301-1385) 字叔明,號香光居士,吳興﹙浙江湖州﹚人,趙孟頫外甥。是元四大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和元代其他三家相比,王蒙比較關心空間、體積、和表面質地感。為了表現的目的,他或使用空間,或拒用空間;或塑造或扭曲形式。像其他元代畫家一樣,他宣稱自己出自北宋和北宋前山水畫家。從他繁滿的構圖畫風和茸苔的皴法上,可以看到董源的關聯,在蠕動的聳巖峻嶂中,找到了與郭熙的關聯。他的畫與冷寂簡逸的倪瓚正好相反,畫面十分繁複,構圖也很複雜,一層一層疊墨加之以細筆皴擦,並使用許多厚 重豐富的顏色,蒼茫渾厚。 王蒙的山水畫多以江南山川為對象,尤其喜歡表現江南山林所特有的氤氳濕潤的感覺。如《具區林屋圖》描寫的是太湖景緻,《太白山圖》是幅長卷畫,《夏山高隱園》、《夏日山居圖》等,都是描寫隱居和隱居活動的,筆墨技巧也比較接近,山石用所謂牛毛皴。 三 倪瓚(1301-1374) 元四家中,以倪瓚最為後來的文人畫家所稱讚。其字元鎮,出生於巨富之家,父親和曾祖父都是富商,他自己卻偏好求學問或追尋美的東西。元朝最後的幾年,他盡散家財,棄家出遊。當其他富有地主遭到災難時,倪瓚卻能因棄家而倖免於禍,安享比較寧靜的晚年。他汎舟漫行在江湖之間,從不和富人和俗人來往,對官員權貴者更是不屑。不過對高雅的文友,不但禮遇而且照顧。這種生活經歷,在文人畫家中非常典型。倪瓚的孤傲個性及幾近怪誕的潔癖,反映在他的創作上,便是用筆簡淨地傳達了他內心那種淒冷蒼涼之感。常常以很乾澀的筆,銳利如刀鋒的線條,勾勒出枯冷的小樹,潔淨的山坡,無人居住的房子,展現出一片有些荒涼靜寂的風景。他不喜歡上色或蓋印章(畫中印章多為後人所蓋),而且從來不畫人,頂多畫個涼亭。曾有人問他為什麼都不畫人,他回答說:「當今哪有什麼人物呢?」可見他有多麼心高氣傲。 倪瓚的創作興趣顯然不在物理世界的「萬象」,山水畫結構簡單,常常用「一河兩岸」的構圖方式-就是畫中有一大片空無一物河橫過畫面,上下再加入兩塊河岸及一些小山石,疏疊著幾棵枯木;一片河水流向遠方;遠方是低平的巒頭。下景和上景中的兩塊地面都很坦率,沒有不同的視覺觀點要求觀者去適應。最後成一幅幾乎分裂成兩半。深具他個人「平淡蕭疏」的特色,而這正是許多中國讀書人畫家所追求的境界。也因此,他的圖有一種獨特的靈性,對後來明清的畫家產生很大的影響。傳作品中較重要的有「容膝齋圖」、「梧竹秀石圖」、「六君子圖」等。 倪瓚雖自稱其畫乃「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但經由特意安排的簡單構圖,以及極其精緻的筆法用墨,卻呈現了一種屬於個人心靈的影像,每一線條都具有其純粹獨立的美感作用,每一物象都如符號般組合出畫家的詩情。這種創作的方式也正是元以降文人畫家最典型的繪畫觀。 四 吳鎮(1280-1374) 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工詩畫,擅畫山水竹石。其出身貧寒,天性孤峭,先以賣卜為生,嘗隱居自適,少與文士縉紳往來,當時鮮有知者。他與當時著名的職業畫家盛懋為鄰,但是它的作品卻不似盛畫纖麗而合於俗,故到五十歲以後才漸享畫名。畫名漸廣以後,就以書畫贈友,以交換禮物的方式來維持生活。不過後世的畫評家卻將吳鎮的地位遠置於盛懋之上。吳鎮晚年居住在嘉興春波門附近,喜以居處一帶的水鄉即景入畫,畫風主要師法董源、巨然,長於帶濕點苔法,元四大家雖然都是董巨風格的追隨者,其中又以吳鎮的作品保存了最多的董巨遺法,諸如母題及皴點作法等。而另方面,吳鎮作畫喜用淡墨禿筆,使作品別具蒼勁古拙的氣韻。而這種水墨淋漓的畫法,正表現出吳鎮所獨有的山水風格。他的風格就像他的題材一樣,不裝腔作態,簡單的形式中有一種恬澹的風味。他的代表作有「漁父圖」、「墨竹圖譜」等。 吳鎮曾創作有多種形式的「漁父圖」,有手卷、立軸、斗方等,可見這是他最喜愛的表現題材。手卷筆法老健方硬,背景簡略,僅少許坡石、蘆葦、叢竹、房舍,主要是突出漁舟往來江心垂釣;立軸近岸或作蘆葦,或作樹石,對岸或作平遠山水,或雜樹遠峰,筆法圓潤厚重。吳鎮所畫的漁父,並非以捕魚為業的漁民,而是處江湖之遠的隱士,或者是他自己的寫照。吳鎮以隱逸自居傲世,對此種生活體驗最深。吳鎮同時善畫墨竹,筆致簡率蒼勁,文同之後,自創一體。」 五 元四家文人畫美學 元代四家對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涉獵很深,尤其受老莊、禪宗思想影響很深,對人生採取一種任運自然、超然物外的態度。這種人生態度,影響到他們的繪畫創作。他們的水墨山水畫儘管都依據真山真水,但總給人種孤冷、清淡、荒寒的感覺。整體觀之,元四家的畫風特色是:布局淺、技法簡樸、寓音幽玄、含融詩書。 1、形式:以樸素為原則 「樸素觀」可說是文人畫的美學基礎。大部分北宋山水畫家都不願使畫中各個構成部份分別具有本身的興味。南宋畫家却相反,把每個細節都畫得引人無比。這兩種畫法,元代畫家都沒有使用的衝動。元代四家在題材和風格上,認為「平淡」的外觀才是美德。而他們就是在這種平淡之中,細膩之中表現出一種動人的、令人興奮的個人品質-「平淡有致」。在中國人眼中,這才是理想文人氣質的完美體現。 2、題材:要取之於大自然;讚美大自然 自然是發洩胸中鬱氣的媒介,但文人畫筆下的自然山水與實際描寫的景物相去甚遠,山水實質上完全是畫家主觀感的形式化表現,是即所謂的「胸中丘壑」、「主觀山水」。所以元代文人畫家大都強調神似重於形似,不重視客觀寫實的創作態度。畫家所關心的不是山水的實物實景而是描寫心中的意境。如倪瓚也畫竹子,却不是為了表示他對這種植物有什麼偏好;有人指責他的竹子「以為麻;為蘆」,他卻回答說,他畫竹的唯一目的不過是「聊以寓胸中逸氣耳」。又說:「全不似處不容易到耳」。「僕之所謂畫,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這就是元代文人畫家的自然藝術觀。 3、創作態度:要發揮個性。形式上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將力的技巧隱藏在更深的境界裏。元四家在技法上宗法董源、巨然,卻又主張超脫世俗。他們不僅要以自然為師,以古為師更要以心為師,發揮出畫家的自我個性。元朝的文人畫已不講求山水的寫實,他們畫山水,常常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嚮往,風景也正是他們的心事。如倪瓚性格孤傲,不與俗世來往,他的潔癖是有名的,喜歡乾淨,也不願趨附世俗,因而他的畫一片空靈,山水看起來一塵不染,有人問他為什麼在畫中不畫人物,他回答說:當代哪裏有人?這樣孤傲的個性,自然使他產生一種風格獨特的畫風。所反映出來的創作態度是;遊戲翰墨,於有意無意之間創出富有筆墨趣味的作品。由「有意」而「無意」;由「自然」而「道」,正是文人畫家標榜的修養路線。 要之,元四家喜歡描寫閑適、寧靜的意趣,突出筆情墨韻和抒發作者的主觀心緒,對後世傳統文人畫影響很大。

文章TAG:怎么  儿童  儿童画  亭子  怎么把儿童画亭子丰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