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画片是怎么制成的

首先当然有人画好漫画啦,然后把一张张图扫描上电脑,用类似于PS的技术修改一下(弄去框框里的对白等等),配合编辑写出来的故事情节(因为漫画里的内容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而且也迎合大众口味,所以会增添一些内容,使情节更丰富。所以把漫画与相应的动画对比一下,也就会多出一些内容,这就是原因)。接着把PS后的图图上色,校对,排版,编号。再就是要运用摄像软件拍摄了,这是最关键的步骤了,其实也就是把所有的图片给按顺序播放,这要逐帧逐帧拍摄,控制好时间是很重要的,还有安排相关人员在旁边担任声优的工作,计算对白的时间,例如一集动画要用25分钟左右,就要把以上步骤实施的时间进行精确计算,并多次校对,还要在动画片尾加上赞助商广告或是与动画相关的番外后缀、抽奖活动之类的。完成这些步骤后,再进行剪辑,适当加上一些特技之类的东东。最后,让声优对其进行后期配音,这样,一集25分钟的动画才得以完成。我们现在看的动画,无论好看还是不好看,无论一分钟还是一个钟,都是需要几十个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很复杂的操作才得以完成的,少一点点精力都不行,在我们欣赏动画是,在感叹漫画家的同时,也要对制作动画的人员心怀感激啊!!说完了,以上部分细节都省略了,但制作一集25分钟的动画至少需要10个人连续工作35个小时(大多数都是这样)
1.编写剧本与绘制黑白稿2.绘制画的连续动作3.叠合人物与背景4.上色5.一张张拍摄6.拍摄胶片经过最后的检察,大家喜爱的动画影片就完成了!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如每秒16张)连续播放时,肉眼因视觉残象产生错觉,而误以为画面活动的作品。为了得到活动的画面,每个画面之间都会有些微的改变。而画面的制作方式,最常见的是手绘在纸张或赛璐珞片(Celluloid)上,其它的方式还包含了黏土、模型、纸偶、沙画等。由于电脑科技的进步,现在也有许多利用电脑动画软件,直接在电脑上绘制出来的动画,或者是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电脑进行加工的方式,这些都已经大量运用在商业动画的制作中。通常动画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GIF是一种允许在电脑上看到动画效果的图片格式。现在网络上常用的一种动画格式被称为Flash,由Macromedia公司创造,通过此格式,可以让人在互联网上看动画。

动画片是怎么制成的

2,动漫是怎样形成的

动画片的鼻祖是中国人,从皮影戏到水墨画,最出名的应该是大闹天宫,然后日本的手冢治虫看了后深受启发,开始创作日本特色的动漫。。然后你就可以百度百科了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 动画(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虽然两者常被争论有何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无论其静止画面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一般动画片都是以每秒24帧的速度播放的),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因为视觉暂留现象所造成)。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随着电脑动画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动画制作可以相对节省更多人力物力,一般导入电脑技术,都是为了节省人力和成本,动画片也一样,特别是对于不得不以较少的预算进行制作的电视动画剧集来说,电脑化就等于节省人力。但是完全电脑化所要耗费的成本也不见得有多低(看看皮克斯等好莱坞工坊的电脑动画大片的制作成本就可想而知)。 漫画(在英语中,有三个词可以被翻译成“漫画”,分别是cartoon、caricature和comic)。Cartoon”一词源自意大利文“cartone”,原意是“绘画速写用的厚纸”。它诞生于1671年,是三个表示“漫画”的词中最早产生的一个。速写绘画往往是简练而夸张的,而漫画的特点即是简练且夸张,“cartoon”一词因此便具有了漫画的含义。这个词的意义相当广泛,既可以表示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单幅漫画,也可以代表任何经过简化、夸张和变形之后的漫画形象,如果在前面加上“animated”一词,则表示动画。事实上,“cartoon”可以作为“animated cartoon”的简称而单独使用,也能表示动画,在迪斯尼早期为自己公司打出的广告中可以看到,迪斯尼称自己的公司可以制作“cartoon”,即指动画之意。“Cartoon”作为漫画,可以指那些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也可以指故事漫画中的任何一格画面,还可以代表任何一个在漫画中出现的形象,可谓动漫领域里的“万能”单词。 “Cartoon”音译到中文便是“卡通”一词,这个词也同时可以代表动画和漫画。“Cartoonist”既可以指漫画家,也可以指动画家,但一般是指漫画家。  广义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变成活动的影像,即为动画。“动画”的中文叫法应该说是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称以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原理。医学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0.3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以上转自百度百科)现在动漫的概念最先产生于日本,是二战后的日本发展漫画动画化。1826年,约瑟夫·高原发明了转盘活动影像镜,这是在边沿有一道裂缝的画上图片的循环的卡。看的人拿着这种卡向一面镜子走近在卡旋转的同时通过裂缝向里观看。观众就把在卡的圆周附近的一系列图画看成了一个运动图象。1906年,美国人J.Steward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umorous Phase of a Funny Face)。他经过反复地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的短片。(最开始出现)朔本求源,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它高贵的艺术血统,据史料记载,早在十五世纪的欧洲一些夸张变形人物形象就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在他们的素描稿和油画中频频出现一些夸张变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而有“现代漫画之父”之称托马斯·罗兰森。他虽然受到贺加斯很大影响,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漫画特征,奠定了现代西方漫画的风格。就这些了,不知道能不能帮你
动漫是由一帧一帧的漫画做成的
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爱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记于出品目录。 第一部带故事性的动画片 是1908年爱米尔.科尔为法国电影实业家里昂.高蒙绘制的动画片《幻灯戏》,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向电影院发行的有声动画片 是1925(?)年马克斯.弗莱谢尔制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由英克威尔制片公司出品。这部动画片里,皮博狗吹长号,说了一句话:"现在让大家一起跟着节拍唱起来。"它采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响系统。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 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是1922年美国动画片《三极管》,是一部物理动画片,用以表现三极真空管的制作过程,由西电公司的e.b.克拉夫特制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鲁大学映出;采用的音响系统就是后来加以改进的维太风。 第一部大型动画片 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讽刺当时总统伊里戈耶恩的《背叛》,唐.弗.范里制作,映六十分钟。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发行,布雷制作公司绘制的美国动画片《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采用布鲁斯制天然色工艺。此后无人再进行试验,直到1930年环球影片公司拍摄《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尔特.兰兹制作的彩色动画片段,采用的是二色法工艺。 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鲍制作的美国动画片《戈夫山羊》,采用二色法工艺,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矶首映。 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 是1928年华尔特.狄斯耐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廉号汽艇》。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著名动画人物。 实际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声对白动画片《飞机迷》,不过它发行于《威廉号汽艇》之后。 如果是动漫成一条链的作品的话 是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 打开了漫画-->商业动画的运作模式 所以手冢是日本动漫之父啊!~

动漫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TAG:动漫怎么制成的  动画片是怎么制成的  
下一篇